叶梦得
以下是对叶梦得的《送王升归知果州》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解析: - “何处西南是果州,黄柑殊胜木奴洲。” 描述了某个地方(西南)名为果州,其特产黄柑比其他地方的木奴(柑橘)更为出色。这里的“果州”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理名称,而“黄柑”则可能是该地的特产水果,具有特别的风味或品质。 - “使君自喜乡闾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家乡(乡里)的自豪与喜爱,可能是因为与友人分别
徐惇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曾经担任过荆州刺史,后隐居不仕。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徐惇的茅斋旁作客时,怀念故国和故人的感怀之作。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首句:“茅斋一曲傍寒湾”。这里的“茅斋”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一曲”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特点,即周围都是弯曲的河流。而“寒湾”则进一步突出了这个地方的寒冷和清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我们看到第二句:“邂逅终年伴我闲”
诗句释义: 官舍如何有草堂,野人熟处是难忘。 译文: 在官舍中怎么能有我的草堂呢,只有那些熟悉的地方才能让我怀念。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诗歌。诗人感叹在自己的官舍中无法拥有自己的草堂,而只有在熟悉的地方才能找到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怀。诗中的“官舍”和“草堂”分别代表了自己的工作场所和私人住所,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池开月映千山迥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 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 南浦潮平分剩水,北山路近得青松。 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 诗句翻译: -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用厚厚的茅草遮盖的荒废的茅屋已经层层叠叠了好几重了,中间开了一个门,两个屋子相互容纳着。” - “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苦于没有公务妨碍人的欢乐,经常有空闲的时间来招待客人。” -
注释: 他年落笔坐生风,下舍诸郎敢长雄。操缦不能陪众手,斫轮终自付良工。镜湖漫忆归狂客,汉上谁从过德公。会向南溪寻旧约,别开小径共相通。 翻译: 等待明年的春天,你我将重新挥墨,那时的笔锋必将生出风声。我担心我的才华无法与你们相匹敌,不敢自夸。虽然我不能像他们那样擅长琴弦,但我仍然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木匠来帮我制作琴。我还记得在镜湖边,我曾经想象过一个归隐的狂客,他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他的足迹
【解析】 “邂逅”句:在偶然相逢中,我凭藉佛法为法门寺的开坛饭素做点事情。“兹山”句:谁曾料想到我法门寺是邻人。“相追”句:又喜与马参谋同登法门寺塔,共同追求佛理。“幽事”句:要结交些超脱尘世的朋友;好诗仍借镜中人(指镜子)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见解、感悟。“归来”句:归途中袖里传出新作诗句,岩花因之竞放,仿佛春天来临一般。 【答案】 偶遇闲情聊以法供真,法门寺畔岂非故人邻? 同登法座追高远
衰病侵寻岂故时,暮年怀抱祇公知。 强论出处初无意,底有文章更好奇。 王气山川元自壮,归心茅竹敢嫌卑。 中原趣下王正历,尽使遗民复汉仪。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衰病侵寻岂故时”: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感到身体衰弱和疾病困扰,这种状态让他难以回到过去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2. “暮年怀抱祇公知”:诗人在晚年时期,更加专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纷扰不再那么感兴趣或关心。 3.
【注释】 雨后为山亭独卧:雨后的山亭里独自躺着。 过雨虚檐气稍清:经过雨洗,空荡的屋檐中气息渐渐变得清新。 卧闻刁斗起连营:躺在地上听到了军营中的军鼓声。 几看薄月当轩过:几次看到月亮从窗子上掠过。 惊见阴虫绕砌鸣:被蟋蟀等虫子的声音惊醒。 汹汹南江浮静夜:汹涌澎湃的南江在宁静的夜晚漂浮。 寥寥北斗挂高城:稀疏闪烁的北斗星挂在城楼上。 白头心事今如许:如今有这么多白发的事情。 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释】三月八日:指农历二月初二。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的草堂,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底处:何处。左符:指官印。 投簪:弃官。 吞穷寨:吞没穷寇之地。使指:皇帝的诏书。 故作茅堂开水槛,要知心自在江湖:自己虽然身在江湖之中,却心安理得。要知,知道。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后隐居草堂时写的。诗中表达了杜甫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以及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自己虽身处草堂而心怀天下
闻莫尚书周侍郎已自鄂州过江入汉上 闻:听说。莫尚书,名不详,曾任尚书、侍郎等职,为唐宗室成员。周侍郎,名不详。二人都是朝廷官员,因某种原因从鄂州(今湖北武昌)过江到汉水以北地区去了。 再向狂虏力请平,将军无事罢屯营 再向:再次。请:请求。将军:指周侍郎。罢屯营:停止驻军。 传军已割淮壖地,牙帐仍收鄂渚兵 传军:传令调遣军队。割:划分。淮壖地:淮河之畔的荒地。牙帐:指挥部。收:收编。鄂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