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注释 尺素:古时书信的别称。 吟:作诗。 次公:王叔武,字次翁,号东山,唐代诗人。 长吉:李贺,唐代著名诗人。 修文:指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沈括,字休文。 苍苍:形容水深的样子。 塞漏卮:用酒来浇灌一个空杯子。 译文 我多次从万里之外寄回书信,写下了一首首抒发感慨的诗。 谁知在边塞打开书信的日子,正是京城里人命关天的临终时刻。 狂放的个性像次公一样放纵饮酒,才华横溢如长吉一般攻诗斗文。
【注释】 沧溟:大海,指代诗人自己。雷霆雨露总君恩:像雷霆那样威严的恩泽和像雨露那样的滋润之恩,都由君主所赐。精卫:传说中的山神名,相传她经常在西山衔石填海。维摩:印度人,传说中曾以禅悟为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是写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后四句是对友人的劝勉。全诗情感真挚,意脉贯通,结构严密。 首联“回首沧溟共泪痕,雷霆雨露总君恩”,诗人回首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满眼泪水,感伤不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乙巳子月六日伊吾旅次被命回京以四五品京堂用纪恩述怀二首 其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翻译: 诗句释义 1. 大树营门礼数宽,将军揖客有南冠。 - 大树营门:指军队中的营门,常用来比喻官场。 - 礼数宽:表示对待客人非常宽容,不拘小节。 - 将军揖客:将军向客人敬礼,表示尊敬。 - 有南冠:形容自己像南方人那样穿着帽子,这里指的是自己的官服(因为南方气候湿润
诗句: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译文:仿佛摆脱了敌人的包围,一鞭先着,心中满是欢喜。 注释:穹庐:指敌人所住的帐篷。一鞭先著:形容走得很快,先到家。 赏析: 此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中“得脱穹庐似脱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成功摆脱敌人的包围,如同脱去了一层束缚。诗人用“一鞭先著喜公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欢喜,因为友人即将离开,诗人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袁五桥礼部甲三闻余乞疾寄赠依韵答之 星星短鬓笑劳人,回首光阴下阪轮。 敢惜残年思养拙,难祛痼疾剧伤神。 安心屡愧承温诏,止足原非羡逸民。 辜负君恩三十载,况从绝塞起羁臣。 注释: 星星短鬓笑劳人:指头发稀疏,鬓发斑白,但仍然面带笑容,因为知道自己的辛勤付出并没有白费。星星,形容头发稀疏;短鬓,指鬓发斑白。 回首光阴下阪轮:回头看看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就像下山的车辆一样迅速。回首,意为回顾过去
狂魔枉向病身加,肯与穿墉尽鼠牙。 古井无波恬一勺,歧途有客误三叉。 带围屡减腰仍瘦,笋束成堆眼已花。 何日穹庐能解脱,宝刀盼上短辕车! 注释:狂魔枉向病身加,意思是狂魔枉然地向我施加压力,对我进行迫害。古井无波恬一勺,比喻自己心境宁静如一池清水,不受外界影响。歧途有客误三叉,意思是在岔路口迷失方向,误入了歧途。带围屡减腰仍瘦,指尽管身上的腰带屡次减轻,但依然瘦弱。笋束成堆眼已花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朝廷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的诗作。 诗句注释: - 浃岁锋车遍十城:整年里,战车遍布十个城池。 - 花门嫠面马前迎:在花门(今乌鲁木齐地区)城门边,一个寡妇面带哀愁地站在马前迎接。 - 羁臣几见膺星使:被囚禁的大臣几次看到皇帝派来的使者。 - 清秩频渐附月卿:清高的职位多次渐渐接近月中的官员。 - 雨露雷霆皆圣泽:雨水、阳光和雷霆都是圣恩。 - 关山冰雪此归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主旨,并结合诗句中作者的情感、写作背景等具体分析作答。 首先理解诗歌内容:诗中“贞节祠联”是指《贞节祠联》,为清代诗人张英所作,其内容如下: 盛典继毗陵,表千秋潜德幽光,长使冰心昭炜管; 新祠崇惠麓,聚两邑贞姬淑媛,群钦风节树香苏。 然后逐句翻译,最后进行赏析,注意赏析时要结合全诗。
``` 题朱久香学使兰花间补读图 其一 黄鹤楼前玉笛吹,梅花如雪驻襜帷。 燃藜独理丹铅业,门下何人借一鸱。 注释: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南岸的著名古建筑,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游览吟诗的胜地。玉笛吹:形容笛声悠扬动听,宛如玉石般清脆悦耳。梅花如雪:形容梅花盛开时,白色的花瓣如同雪花一般,洁白无瑕。驻襜帷:形容骑马行走在雪中的样子,衣襟飘舞,犹如停留于帐篷之中。燃藜独理丹铅业:意指独自研究炼丹术
路出邮亭驿铎鸣,健儿三五道旁迎。 谁知不是高轩过,阮籍如今亦步兵。 注释: - 路出:指的是走出 - 邮亭:驿站,古代传递信息和公文的设施 - 驿铎鸣:指驿站里的铃铛声 - 健儿:指健壮的士兵 - 三五:表示数量 - 道旁迎:在路边迎接 - 高轩:指高贵的车辆 - 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以不拘礼法、任情任性著称 - 步兵:指阮籍 赏析: 《塞外绝句·其三》是一首描写边疆士兵生活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