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岭
注释:微风轻轻吹动,催促着晴光洒满翠绿的苔藓。恰好那饧箫在春暖的花路上吹奏,杏树花正盛开。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诗人用“微风习习暗相催”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轻柔和温暖,使得万物复苏。接着用“披拂晴光满翠苔”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然后,诗人用“恰好饧箫吹一路”来描写春天的音乐,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最后,“村边春暖杏花开”,则将读者的视角拉到村庄的一角,看到杏花盛开的美丽景色
诗句解析: 1. 感许师祖念铭有怀: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感许师祖"指感恩与尊敬自己的老师或导师,"念铭有怀"则表达了这种感情的持久和深远。 2. 回首当年暗自伤:回忆过去的岁月,心中感到悲伤和痛苦。"回首"意味着回顾过去,"黯然伤"是形容心情低落、悲伤的样子。 3. 九龄失怙入云房:描述了自己失去依靠(可能是父辈)后,独自进入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可能是学习或生活的地方)
【注释】 清华:指京城。黄庭:指道教的《黄庭经》。□鸦:即鹤,一种仙禽。 【赏析】 诗是作者赠给张孟甫的,所以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首联写诗人与张孟甫相聚于京城,共同品评诗文、咏诵月色和风韵,相互切磋;颔联写诗人在吟咏之余,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以至于蜡烛被点燃了多次,而兴致勃勃之时,竟忘了时间(“兴到浑忘”),以致烛光映红了自己的脸庞。颈联写张孟甫读完书后,便学着鹤的样子在院子里踱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为爱清泉味自馨: 这里的“为爱”意味着因为喜爱,因为对泉水的喜爱而邀请朋友一起来品尝。"清泉"指的是山中的清流,通常指山间的泉水,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水源或自然景观。"味自馨"表示泉水的味道清新宜人,让人感到愉悦和享受。 2. 邀朋畅饮小山亭: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邀请他的友人来到一个小山亭中,一起畅享美酒的情景
【注释】 五日:指初夏的第五天,即农历四月十五。即席:在席上作诗。咏到菖蒲酒便佳:指咏到菖蒲时酒已很好。光阴:时光。为客巧安排:指时光被巧妙地安排着,好像为客人而设。绿槐相映榴花醉,拟卧烟霞乐素怀:意思是说,绿槐相映,榴花醉人,拟卧烟霞以乐素怀,即打算在烟雾缭绕的霞光中安睡。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初夏时节的景色和闲情逸致。首句点出初夏的第五天,即农历四月十五,此时菖蒲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注释:羡慕他的高洁不追求华丽,全凭白日的修炼实堪夸。希望借你的丹功之力,指点凡禽莫学乌鸦。 赏析:诗人赞美了张伯端(紫阳真人)的清正廉洁,全凭白日修炼而实堪夸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丹道修为,能够指点那些凡禽鸟兽,不要学乌鸦那样作恶多端。这是一首以诗为媒,赞颂张伯端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赠诗
注释:我却又偏爱才华横溢的国华,他的十联诗应该成为御屏上的夸耀之物。近来我窃幸得以亲近他,可总觉得他的讴歌吟诵如同过去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一位才子后所作。作者对这位才子的才华和诗歌创作能力赞赏有加,甚至认为他应该登上御屏,向皇帝炫耀自己的才能。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觉得这位才子的诗歌创作能力已经达到了过去的境界,仿佛回到了过去
【注释】 又:指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感慨。 久无膏雨:长时间没有雨水滋润。 慰乡氓:安慰农民。 酷暑:天气酷热,使人感到难受。 难堪:不能忍受。 致不平:使人心烦意乱。 坐视:旁观。 哀鸿:悲鸣的鸿雁。 省:醒悟或觉悟。 胡嫌:怎么嫌弃? 荆棘:丛生的野草,比喻艰难险阻。 步难行:行走困难。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首句“久无膏雨慰乡氓”是说天公不作美
注释: 又,表示再次,这里指作者在人生道路上再次遇到困境。 怅我途穷世所无,平生阅历半多虞:感叹我的一生道路坎坷,经历的事大多都是困难和挫折。 钟声一觉红尘梦,抱道依然是故吾:听到钟声,仿佛是在梦中,但我坚守的道义,始终是我心中不变的理念。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人生道路上再次遇到困境,但依然坚守自己信念的诗。诗人用“又”字来强调自己的困境,用“怅”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注释】: □角:指牛角,古人认为有“角”的动物都是神物。这里比喻牛。 丹功:指炼丹的功夫,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 两亲:父母亲。 尘寰:尘世,人间。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开头两句写自己像牛一样被牵到远方,离家远去,内心十分痛苦。后两句则表明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更不愿在尘世间迷失自我。全诗句句不离“乡愁”,字字透出“家念”,可谓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