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
诗句: 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裴回天上游。 注释: - 翠凤:指色彩鲜艳的凤凰,逶迤:曲折前行的样子。 - 登介丘:登上山丘,介丘:地名,古代祭祀时登高之处。 - 仙鹤:指神异的白鹤,裴回:徘徊不进的样子。 - 天上游:在天空中翱翔。 译文: 在明君封禅的大好日子里,皇帝身着龙袍,头戴玉冠,亲自为天地祈福。他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九州四海,只见江山如此壮丽,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寿命像千秋一样长久
赏析: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是一首描绘作者在重阳节登高赏菊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重阳节的节日气氛及其带来的内心感慨。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九月九日这天登上高山眺望远方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思乡之情。九月九日,即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以庆祝这个节日。诗人通过登高这一行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注释: 1. 南轩:指南方的窗户或房间,也泛指居室。 2. 悠然:闲适、从容的样子。 3. 长河落雁苑:长河,即银河,落,落下的意思。 4. 明月下鲸池:鲸池是指大海,用月光照耀着它。 5. 凤台:凤凰台
宿晋安亭 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 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 窗横暮卷叶,檐卧古生枝。 旧石开红鲜,新河覆绿池。 注释:听说这里有歌声悠扬的地方(指晋安),这里的建筑穿凿奇特,有很多不寻常之处。游人试着游览一番,发现真是美不胜收,游玩过后竟然忘了疲倦。窗边斜挂着夕阳的叶子,屋檐下躺着古老的树枝。古老的石头上长出了鲜艳的花朵,新开挖的水沟覆盖着绿色的池塘。孤独的猿猴渐渐稀少了
《宿玄武二首》是唐代卢照邻的一首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 - “方池开晓色”:描述方池在晨光中展现的美丽景色,暗示新的一天的开始和清新的空气。 - “圆月下秋阴”:描绘圆月高悬,秋夜的凉爽和宁静。 - “已乘千里兴”:表达诗人因美好景象而心生豪情壮志,仿佛已经踏上了一段遥远的旅程。 - “还抚一弦琴”:回到现实,抚琴沉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2.
诗句释义: 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译文: 在大明的君主进行封禅的时候,光辉更加明亮,皇帝像垂挂的衣服一样,掌握着国家的历算,使国家长久繁荣。 九州四海都太平无事,万国共享盛世,人们寿命都得以延长,享受无穷无尽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大明的君主在进行封禅时的盛大场面,以及国家长期繁荣
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注释: - 关山客子路:指旅途经过的关隘和山脉,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这里使用“关山”和“客子路”两个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苦和行者孤独的状态。 - 花柳帝王城:形容成都是一个繁华而美丽的城市。这里的“花柳”指的是城市的美景,而“帝王城”则表明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和尊贵。 - 此中一分手:指在成都这个繁华的都市中
【解析】 题干要求是赏析,所以答题思路是分析诗句大意及用典。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点考核炼句和析字,赏析时注意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中“宝地”指昌化山的山名,“乘峰出”指登上山峰;“香台”指山上的庙宇,“接汉高”意为与汉同高,指登顶之高。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昌化山的山巅上,我登上了山峰,看到了庙宇高耸入云
【注释】 高情:高尚的情趣。含风蝉:秋风中鸣叫的知了。 临:面对。爽月:明亮的月光。 急响:迅疾的声响。 独有:独自拥有。危冠:高高的帽子。 将(jǐng):同,和。衰鬓(bìn):衰老的发鬓。 【赏析】 诗中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诗人以秋景为背景,抒发自己高远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体悟,表现了诗人孤傲、旷达的胸襟。整首诗语言朴素而富有韵味,意境开阔,格调雄放,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椴川独泛 倚棹春江上,横舟石岸前。 山瞑行人断,迢迢独泛仙。 注释: 1. 椴川独泛:在春日的江边独自划船。 2. 春江上:春天的江面上。 3. 横舟石岸前:横着桨站在石头岸边。 4. 山瞑行人断:山中天色昏暗,行人断绝了。 5. 迢迢独泛仙:孤独地划船渡过仙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春日景色,表现了诗人在春天的江边独自划船的场景。首句“倚棹春江上”写出了诗人在春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