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
山林休日田家 归休乘暇日,馌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注释】: 1. 归休乘暇日:指在闲暇之余回家休息。2. 馌稼返秋场:指收割庄稼返回秋天的田野。3. 径草疏王彗:指路边草丛稀疏,像帝王的彗星一样。4. 岩枝落帝桑:指岩石上的枝条上挂着像帝王一样的桑葚。5. 虞讼寝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注释: 丹水北指的是诗人的故乡,锦城东是指诗人前往的目的地。 译文: 离别的人从丹水北边出发,游子向着锦绣般的成都东行。 2. 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 注释: 别意未尽表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未了,离忧指因分别而产生的忧愁无穷无尽。 译文: 离别的心情还未结束,离别带来的忧愁已经无穷无尽。 3. 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岑参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 注释:晚上的花已经盛开,章台的柳树正在随风飘动。 赏析:首句描绘了夜晚花开的景象,为接下来的叙述铺垫。"章台"是古代地名,此处借指京城。第二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柳树随风飘动,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2.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注释:今天怎么过得如此平凡?以前的日子却常常被遗忘。 赏析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 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 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 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注释】 地道:指地脉相通。 王粲:三国时期文学家,字仲宣,汉末避乱荆州,与刘表相友善。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音乐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裴回:徘徊的样子。 胡:泛指边远地区。 秦:指长安,唐时以咸阳为“秦”
初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注释: 1. 初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初次听说你是一位高雅的人,坐在幽静的庄园中。 2.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树林山谷间的人事稀少,风吹云烟,鸟飞的路很长。 3.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瀑布的水含有秋天的气息
《宿玄武二首》是唐代卢照邻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读诗句,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诗歌原文: 方池开晓色,圆月下秋阴。 已乘千里兴,还抚一弦琴。 庭摇北风柳,院绕南溟禽。 累宿恩方重,穷秋叹不深。 2. 诗句释义: - 方池开晓色:方池(方形的水池)在清晨时分呈现出美丽的景色。 - 圆月下秋阴:月亮在秋天的夜晚悬挂,带来凉爽的阴翳。 - 已乘千里兴:已经经历了长途旅行,心中充满了兴奋。
注释: -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份。 - 违北地:离开北方。 - 南翔:向南飞翔。 - 河洲:指黄河边的土地。 - 关塞:指山海关、居庸关等地。 - 避缴风霜劲:避开风霜。 - 怀书道路长:带着书信走长途跋涉。 - 水流疑箭动:水流动得像箭一样快。 - 度海不成行:渡海没有成功。 - 会刷能鸣羽:遇到机会就能展翅高飞。 - 上林乡:长安的上林苑,是皇家园林之一。 赏析:
诗句如下: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译文:太阳照耀下的仙云伴随着凤凰的辇车,天空中的瑞雪映照着龙袍。 关键词注释: - 登封:地名,今河南省登封市,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中心之一。 - 大酺:盛大的集会或宴会。 - 四首:这里是指诗歌共有四首。 - 日观:指的是在日观峰观赏日出的情景。 - 仙云:指天上美丽的云彩。 - 凤辇: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象征尊贵与权力。 - 天门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 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 涧松咽风绪,岩花濯露文。 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 无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注释】 圣图:指大唐盛世。 夷九折:形容地势崎岖险恶。 缄愁(jiān chóu)赴蜀道:把内心的忧愁带到蜀地。 题拙:诗作不工巧。 虞薰:虞舜的香火。 隐辚: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涧松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注释: 1. 南轩:指南方的窗户或房间,也泛指居室。 2. 悠然:闲适、从容的样子。 3. 长河落雁苑:长河,即银河,落,落下的意思。 4. 明月下鲸池:鲸池是指大海,用月光照耀着它。 5. 凤台:凤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