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注释】 六綍:指皇帝的丧车。秋殿:皇宫内廷。玄堂:指灵堂,也泛指丧事。“启夜扉”是打开灵堂的门。一朝:一息之期,指极短的时间。 松楸:指棺材。县象轩星掩:以北斗七星为象征(喻帝体),用云翳其上。哀歌薤露稀:哀悼之声稀少了。薤露:古乐府曲名,此处指挽歌。五云:古代传说天有五位仙人驾着五色祥云来迎帝王的灵魂升仙,故称。飞:升仙。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惠王朱允炆被废后,由其母徐皇后作挽诗以悼念他
【注释】 天祸缠兴庆,幽堂掩后帏。 徽音知有嗣,孝养痛长违。 夜月空椒屋,秋风冷玉衣。 遥瞻陵寝上,惨淡暮云飞。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他的亡妻杨氏所作的挽歌。这首诗的首句“天祸缠兴庆”,即指唐玄宗在开元末年发生的安史之乱(755-763),这是一次给唐朝人民带来极大灾难的大叛乱,也给杨氏带来了极大的不幸。次句中的“后帏”即指杨氏的后院。三、四两句中“徽音”指杨氏的声音
诗名: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十九 诗句: 1. 心知为善乐,敬傅又尊师。 注释:内心深知行善的喜悦,尊敬和崇拜老师。 2. 国化濯衣俭,民歌赐药慈。 注释:国家崇尚简朴的生活,人民歌颂的恩惠充满了仁慈。 3. 诵经虚玉案,奉佛冷金彝。 注释:诵读经典时,空着玉制的供桌,供奉佛像时,用冷冰冰的金器。 4. 遗旨无穷恨,风吹遍九疑。 注释: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如同风一样吹遍了九疑山。 译文:
赵秉文的《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十三》是一首充满哀思与敬仰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明惠皇后生前的生活情景和逝世后的遗容,表达了对死者的深切缅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解释: 1. “式属多难际,方承长乐欢”:此句描述了明惠皇后在多难之际依然保持快乐的心情,展示了她的坚毅与豁达。 2. “霜飞金殿冷,月没桂宫寒”:描绘了皇宫内因霜降而寒冷,月亮隐去后更显得空寂凄凉的景象。 3.
【注释】 1. 宽和能待物:宽大仁厚,能够包容万物。 2. 凝密劝行仁:深思熟虑,劝导人们施行仁爱。 3. 道德持三宝:以道德来维系天地人的三宝。 4. 恩私逮四民:对百姓的恩惠和私情都及于四方。 5. 两朝隆汉礼:在汉朝时期兴盛了礼仪制度。 6. 十乱冠周臣:使周代的臣子们陷入混乱。 7. 一旦仙游去:一旦去世。仙游,指死后化为仙人。 8. 空馀四海春:使得四海都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 【赏析】
保阿成训在,阃阈令仪昭。 保阿:这里指的是皇后的乳名。成训:指成全、教育的意思。 阃阈(kǔn yù):古代宫门。 令仪:美好的仪容和行为。 俭德高千古,仁声溢两朝。 节俭的德行高尚到千年,仁慈的声音传遍了两个朝代。 事随流水逝,愁逐冷云飘。 事情就像流水一样逝去,忧愁如同冷云飘散。 仙驭知何适,凭谁问泬寥。 神仙之车何时会降临,谁又能询问这寂静的宇宙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明惠皇后的一生
“奔走来群辟,哀摧动百灵。” 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出皇后在面对国家危机时,不得不奔波忙碌、忧心忡忡的情感状态。她的行动和情感都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妖氛湮壁月,霄汉殒轩星”两句,则是通过夜空中的星辰比喻国家的不幸,暗示着黑暗势力的侵蚀。“玉几贻周训,妆奁泣汉庭”则展现了皇后对古代圣贤教诲的珍视以及自己内心深深的悲伤。最后两句“近畿遵薄葬,神意想来宁”表达了皇后对于死后安宁的渴望
诗句原文如下: 庆源钟马邓,何止活千人。 阴化行中壸,私权抑外亲。 凤舆归厚夜,蚕馆闭长春。 萧寺诸嫔御,能忘赐膳频。 这首诗的译文是: 庆祝胜利的钟声和马匹在庆源鸣响,救活了无数的生命。 暗中进行改革以中正无邪,压制外部的私欲。 皇帝的车驾返回到温暖宁静的夜晚,蚕室关闭着,春天来临。 萧寺里所有的嫔妃都忘记皇上的赏赐,但仍然记得他曾经赐予的美食。 关键词解释: - 庆源
方享东朝奉,俄成甲子还。 玉梳音窅窅,彤管事班班。陵寝音容閟,蓬莱日月闲。 丁忧遗诏在,恩泽满人间。 诗句释义 1. “方享东朝奉”:正在享受东朝(即宋朝)的尊荣和荣耀。此句描绘了明惠皇后在宋朝时期的地位和生活状态,暗示她享有极高的荣誉与尊重。 2. “俄成甲子还”:突然之间,岁月轮回到了甲子年,意味着岁月迅速流逝,生命的短暂。这里反映了对逝者的哀悼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3.
身尊恒率礼,名正更持谦。 椒掖坤仪正,天庭母训严。 鸿名登玉简,遗像入霜缣。 异日朝陵处,应须启镜奁。 注释: 1. 身尊恒率礼:身尊意指尊贵的地位,恒率礼则表示无论地位如何高贵,都遵守礼节。 2. 名正更持谦:名正意指名声正大,更持谦表示即使名声正大,也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3. 椒掖坤仪正,天庭母训严:椒掖指后宫,坤仪正即皇后的仪态端庄,天庭母训严指的是母亲对子女的教导严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