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赵秉文的《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十》是一首表达对明惠皇后逝世哀悼之情的挽词。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谦抑传家法: - 谦抑:谦虚、克制,不炫耀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 传家法:传承家族的规矩或传统。 - 整句意为谦虚地保持家族的传统和规矩。 2. 宽仁沃帝聪: - 宽仁:心胸宽广,仁慈宽厚。 - 沃帝聪:使帝王的智慧得到滋养和提升。 -
【注释】 一纪:十年。坤仪:坤,指地;仪,指仪容。坤仪,即地仪,比喻皇后的仪容。正:端正。千龄:千年。母范:母亲的行为规范。彰:明显。徽音:美好的声调和韵律。齐太姒:与周文王的妻子太姒(姒姓)相比美。太姒是周文王和武王的母亲。厚德:深厚的德行。配娥皇:与娥皇相比配。娥皇是舜帝的妻子,也是大禹的母亲。衣练:衣服简单朴素。昭:显示。纯俭:纯朴节俭。因山:依山。戒:警惕。厚藏:深藏。伤心彤史
【注释】缑氏:指缑姓的人。仙裔:指神裔,即神仙的后裔。燕山:指代地名。启梦符:开启梦境之符。化人:指教化百姓的人。先正己:先端正自身。祈福为民敷:祈求上天降福,让百姓得到幸福。疾殆:病危。申遗命:重申遗言。忧深示永图:忧愁深沉而显示长远的谋划。伤心虞帝事:悲痛的是虞舜的故事。虞帝:虞舜,古代贤君。苍梧:指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 【赏析】这首诗是明惠皇后挽词中的第一十五首
明白您的需求,下面为您逐句进行翻译: 畴昔占虫梦,今来叹凤飞。 - 诗句释义: 过去曾梦见过像虫子一样的梦,现在却感叹着像凤凰一样的飞翔。 - 关键词注释: “畴昔”意为“过去”,“占”在这里表示“梦见”,“虫梦”比喻过去的虚幻和不如意,“今来”则表示现在的觉醒和反思,“叹凤飞”则是对现实美好景象的赞叹。 - 赏析: 此句表达了作者从梦中的不如意到醒来后的感悟。 汉宫遗内则,文母谢芳徽。
诗句释义与分析如下: 1. 诗句: 阿母瑶池去,应归海上峰。 - 注释: 阿母:对皇后的敬称。瑶池:传说中的神仙聚会之地,常用以比喻皇后的住所或高贵的身份。 - 译文: 您就像那瑶池中的仙女一样离开,应该回到那遥远的海上山峰。 - 赏析: 此句通过神话传说表达了对明惠皇后尊贵地位的赞美,同时暗示其离去后的归宿是高远和纯净的地方。 2. 诗句: 宝奁空有象,练幄静无踪。 - 注释: 宝奁
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膺符称太母”, 这里的“膺符”可能指的是天命或者皇帝给予的某种特殊标志或者使命。而“称太母”则表明这位女性是太后的身份,也就是皇帝的母亲。 第二句:“衍庆广金源”, “衍庆”意味着延续和发扬皇业,“广金源”可能是指继承和发展皇室的财富和权力。这句话表达了对太后在维持皇业和财富方面的贡献的赞赏。 第三句:“衣练蠲重彩”, “衣练”可能是指穿着朴素的衣服
【注释】 圣德高千古:圣明的德行高过千古。圣德,这里指皇后的美德。 慈闱:太后的宫室,即“慈闱殿”。 地维:地的维系。 月彩忽韬轮:月亮忽然被云遮住了。月彩,月光。韬轮,隐去光芒,暗喻母后去世。 应物归先识:万物都回归到先帝的记忆中。应物,应合事物。 忧民感至仁:忧虑民众,感动人心。至仁,最高尚的情感或行为。 神仪虽已閟(bì闭):神灵的形象虽然已经关闭。閟,封闭、隐藏。 遗范不埃尘
注释: 1. 葛覃歌节用,卷耳颂求贤。 - 《葛覃》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用于表达对女性的赞美和敬意。这里的“节用”可能是指这种诗歌的简洁和直接的特点,而“卷耳颂求贤”则表明这是一种颂扬贤德的歌曲。 2. 遽厌人间世,还为物外仙。 - “遽厌人间世”表示突然厌倦了人世间的生活,“还为物外仙”则表明希望回到仙境中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 3. 会观歌薤露
这首诗是明惠皇后挽歌词的第四首,表达了对明惠皇后逝世的哀悼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阶蓂凋叶尽,宫漏滴声残: “阶蓂”指的是皇宫台阶上的蓂荚,“凋叶尽”意味着蓂荚已经全部凋落。这句诗描绘了明惠皇后去世时宫廷中的景象。 宫漏滴声残: “宫漏”是指古代皇宫中的计时器,“滴声残”形容时间流逝的声音逐渐消失。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悲伤的氛围。 玉几俄遗训,龙楼罢问安:
诗句原文:太极齐元始,三光并照临。 译文:宇宙的本源——太极,它与天地同始,日月星辰同时照耀。 注释: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代表宇宙的原始状态,是万物生成的根源。"齐元始"意味着与天地同始,强调了时间的开端和宇宙的统一性。"三光并照"指的是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光辉同时照耀,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赏析: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谐与统一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