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歌节用,卷耳颂求贤。
遽厌人间世,还为物外仙。
会观歌薤露,无复梦扪天。
玉座虚长乐,依然夜月悬。

注释:

  1. 葛覃歌节用,卷耳颂求贤。
  • 《葛覃》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形式,用于表达对女性的赞美和敬意。这里的“节用”可能是指这种诗歌的简洁和直接的特点,而“卷耳颂求贤”则表明这是一种颂扬贤德的歌曲。
  1. 遽厌人间世,还为物外仙。
  • “遽厌人间世”表示突然厌倦了人世间的生活,“还为物外仙”则表明希望回到仙境中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
  1. 会观歌薤露,无复梦扪天。
  • “会观歌薤露”表示会观看歌舞表演,“无复梦扪天”则表明不再有梦境或想象中能够达到天上的愿望。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现实生活态度,即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
  1. 玉座虚长乐,依然夜月悬。
  • “玉座虚长乐”表示玉座上空荡荡,没有宾客,“依然夜月悬”则表明夜晚的月亮依然高悬。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明惠皇后挽歌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人间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通过“葛覃歌节用,卷耳颂求贤”等诗句,诗人表达了对于贤德的赞美和向往。然而,“遽厌人间世,还为物外仙”却揭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的厌倦,渴望逃离到仙境中去。这种对尘世与仙境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诗中的“会观歌薤露,无复梦扪天”等句子,又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现实的束缚。然而,最后一句“玉座虚长乐,依然夜月悬”,却又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即不再执着于虚幻的梦想,而是坦然面对现实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尘世的不满,也有对超脱现实的追求,更有对现实的接受和坦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