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日月缠绕双拱门,风烟笼罩视线中。 云山浮在近郊地,宇宙中有高耸楼。 天空之外余余辉,天边更见行舟动。 登临如此美景时,有幸与李膺共游。 注释: - 日月缠双栱(dùn gǒng):指寺庙的双拱门上装饰着日月形状的雕刻。 - 风烟纳寸眸(mì niǔ):指风吹烟云,使眼界开阔,如同把目光聚焦到一寸远的地方。 - 云山浮近甸(diàn):云朵和山峦仿佛漂浮在近郊的田野上。 - 宇宙有高楼:宇宙之大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桃花岛回寄王伯宜” - 注释:桃花岛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点,这里可能是作者给朋友写的信中提到的地方。“回寄”意味着这封信是回信,而“王伯宜”很可能是收信人的名字。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思念的情感。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与远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景色,希望对方能感受到这份情感。 - 第二句:“冰破村桥拥” -
【注释】 松山道中:指松树密布,山路曲折的松山。 松漠三百里,飘然一日中:松树茂密如海,绵延三百里,如同一天之内就穿越了。 山长云不断,地迥雪无穷:山上的云雾缭绕,连绵不绝,而地面则辽阔无际,积雪覆盖无边。 远岭贪残照,深林贮晚风:远处的山岭贪婪地享受着夕阳的余晖,而深林之中则蕴藏着凉爽的晚风。 烟村一回首,独鹤下晴空:在烟雾弥漫的小村庄回望时,一只孤独的鹤从晴朗的天空中飞翔而过。 【赏析】
【注释】黔:黑色。突:山峰。断崖:山崖。脚力:体力。云山:高耸入云的山岭。 【赏析】此诗写诗人登临观览,心旷神怡的情怀。首联以“枯”“似”二字写出山之高峻陡峭。次联写山之险峻。三、四句写山之深邃,地之古厚。五、六句写登临所见景色及心境。尾联写登临观览的豪情壮志。全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
注释 1. 金山今夜月:指在金山之巅观赏中秋之夜的月色。 2. 辽水一尊同:指与友人在辽河边共饮一杯,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3. 雁影不复北:指随着季节变化,大雁不再向北飞回故乡。 4. 马蹄犹向东:指尽管身处南方,但心中仍有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5. 山川新战血:指战火纷飞的战场,鲜血染红了山川。 6. 宇宙旧飘蓬:指曾经漂泊无定的生活或命运,如同宇宙中的飘蓬。 7. 扰扰馀生事
松下独酌 行人隐微径,古寺带平冈。 山势依城断,河流入野长。 树欹枝坏道,草卧压颓墙。 独酌无人共,松风荐一觞。 译文: 在静谧的松下独自饮酒,行人隐藏在幽深的小路中,古老的寺庙傍着平坦的山坡。 山势仿佛被城墙隔断,河流深入荒野流淌。 树木倾斜枝叶损坏小道,草丛横卧压塌了残垣。 独自一人举杯畅饮无他人陪伴,松涛声中品味一杯美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
诗句释义: 1. 道坏缘冈远 - “道”可能指的是道路,“缘冈”表示山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路因为地势原因而变得遥远。 2. 村流自作塘 - “村”指村庄,“自作”表示自发地建造,“塘”指的是人工池塘。这句话描述的是村庄中自发形成的小型人工湖或池塘。 3. 夕阳开野色 - “夕阳”代表日落时的景象,“开野色”意味着将田野的景色展现无遗。 4. 秋水纳山光 - “秋水”指秋天的水面
【注释】: ①逢:遇到;乳鹰:小鸡。碧嶂,青翠的山峰。 ②此道将何适:此路将通向何处? ③吾生尚未谐:我的生命尚未实现。 译文: 夕阳西下时遇到了人,恐怕会有危险,深秋时节触动旅人的思乡之情。 家中的幼鹰在青翠的山峰上飞翔,饥饿的老虎在黄褐色的山崖间怒吼。 不知道此路通向什么地方,我的生命也未能得到实现。 伤心地看到荒废的村落里,狗在舔食着死去的犬只。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写渡口、沙头、夕阳、夕烟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青山隔”三句,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诗人伫立江岸,远望对面青山阻隔,江水滔滔奔流不息。“孤城碧浪开”写江水奔腾,波涛滚滚,仿佛一座城池在碧波中荡漾。一个“隔”字,一个“开”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所见。 “绿芜天际合”句,写远处平野茫茫,绿草如茵,一直伸展到天际
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所作,其内容如下: ``` 管州道中 龟手酸风里,寒多酒不胜。 马蹄荒店雪,人迹断桥冰。 瘦骨成山字,霜髯作戟棱。 绿窗三丈日,政尔梦腾腾。 ``` 译文: 在管州的路途上,我感受到深深的寒冷,天气太冷了以至于酒都喝不下了。 马蹄踏过了荒废的店铺,留下了雪花覆盖的痕迹;人走后,断桥上的冰也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狼藉。 我的骨头瘦弱得像是山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