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竹枝歌 行尽三巴三曲头,一滩自有一生愁。明朝已过巴陵岸,更宿江陵渔笛洲。 注释: 竹枝歌:一种古代汉族民歌,主要流传于湖南、四川等地。歌词通常以七言四句为一段,形式自由,内容丰富多样。本诗即是一首竹枝歌。 行尽三巴三曲头:三巴指的是巴山、巴水和巴陵,这里指长江三峡一带的山水风光。三曲头指的是长江三峡中的巫峡,因为巫峡中有三座山峰,所以称为“三曲”。诗人经过巫峡时,看到这里的山水风光
【注释】 竹枝歌:即《竹枝词》。“诗”是乐府古题的一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青葱貌。郁郁,茂盛貌。园,指长满杨柳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市)。 云外猩猩何处声:猩猩在山涧溪谷里哀叫。 终朝出没只深菁:猩猩整日出没于深菁之中。 前有悬崖菁几里: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山崖,高峻险峻,深菁几里。 行人到此古今情:过往行人来到此地,对青山和流水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写青山绿水间
注释:滚滚的江水拍打着岩石,雷声轰隆如龙吟。山中阴森,天暗无光,老虎在泥泞的悬崖上行走。万里中原怎么会有这样的景象,可怜你还要经过鬼门关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诗人用“汹浪砰雷蛇饮溪”形容江水汹涌澎湃,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有龙在咆哮;用“阴崖天暗虎丘泥”来形容山中的阴暗和潮湿,以及老虎在泥泞的悬崖上行走的景象。最后一句“怜君更过鬼门西”,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诗句释义 《竹枝歌上姚毅夫·其三》注释与赏析 1. 翠幕留夜灯烛光,主人欢娱客满堂 - 翠幕:形容室内装饰的翠绿色帷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 留夜灯烛光:夜晚依然点亮的灯火,象征着对夜晚的珍惜和对客人的热情招待。 - 主人欢娱客满堂:主人在宴请宾客时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使得满堂都是欢笑声,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 2. 龙船盛酒蠡作觞 - 龙船:古代船只的一种,龙形状的装饰
竹枝歌上姚毅夫 壶倾烛烬乐事衰,堂上歌声有馀哀,主人谢客客已归。 注释:烛火倾倒,乐曲停止,欢乐的事情也随之消失,堂上的歌声充满了哀伤。主人向客人道谢,客人已经离开了。 译文:烛火倾倒,乐曲停止,欢乐的事情也随之消失,堂上的歌声充满了哀伤。主人向客人道谢,客人已经离开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宴席结束,客人离去的生动画面。首句“壶倾烛烬乐事衰”描绘了宴会结束后,蜡烛燃烧殆尽
竹枝歌上姚毅夫 《竹枝》是一首民歌,流传于湘黔渝一带,歌词中以描写男女情爱为主。此诗是诗人在宴会上所作,抒发了人生行乐的感慨。 酒当毒药色当斤,人生行乐如浮云,一杯更尽客已醺。 酒能毒害人身体,美色使人精神迷惘,人生行乐就像白云一样飘渺,一旦喝下酒杯便醉倒。 美人不用歌文君,客有相如心不春。 美女不必唱出动人的歌声,客人有心上人但心情却像春天一样不明媚。 【赏析】: “酒当毒药色当斤
竹枝歌上姚毅夫 佳人玉颜冰雪肌,宝髻绣裳光葳蕤,齐声缓歌杨柳枝。 译文:佳人的玉颜如同冰雪般晶莹剔透,她的发髻如珍珠般闪耀着光芒,身着华丽的绣裳,光彩照人。她轻轻地唱着杨柳枝的歌曲,歌声悠扬婉转。 注释:竹枝歌是一种古代的民歌形式,多以竹枝为歌词,故名“竹枝歌”。姚毅夫可能是一位歌唱者,他的歌声优美动听,令人陶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宴会上唱歌的场景。她的美丽让人惊艳
注释:竹枝歌是中国古代一种民间音乐形式,通常用于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感。这首诗就是以竹枝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译文:秋天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而浮云却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上飞翔,突然之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人生也是如此,万事万物都像是在天上飞翔的浮云,我们都应该像对待雨天一样,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不是等待未来的事情。 赏析
注释:江上的渔舟轻轻摇曳,峡中云雨傍晚清凉。长亭宴会结束后客人离去,桂树在夕阳下鸣叫鸟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晚霞和江边景色的竹枝词。诗中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江上渔舟叶叶轻”描绘了江上渔舟轻轻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次句“峡中云雨晚凉生”则写出了峡中的云雨和傍晚的凉爽,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第三句“长亭宴罢客归去”写出了宴会结束后客人离去的情景
竹枝 其一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注释:竹枝歌辞:其一是《巫山高》的第二首。门前:指门前的江边。春水:指江上的春水。白蘋花:一种浮在水面的水草,白色的花瓣像花一样。岸边:指岸边的沙滩上。没有人:指岸边没有人行走。小艇:小船。经过:从船上经过。江欲暮:黄昏时分的江面。散抛:随意地丢弃。残食:剩下的食物残渣。饲(shì)神鸦:喂养乌鸦。神鸦:乌鸦。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