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诗句释义 1. 春旸丽广野: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广阔的田野。 - 春旸:春天的阳光。 - 丽:美好,这里指春天的阳光照射得很美丽。 - 广野:广阔的田野。 2. 和风泛冠裳:温暖的春风轻拂着人的衣帽。 - 和风:温暖的春风。 - 泛:轻轻吹过。 - 冠裳:帽子和服装。 3. 庶物争敷畅:各种事物都在争先恐后地生长,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 庶物:万物。 - 敷:生长。 - 竞:争先恐后
【解析】 此诗为《星堕歌》,是一篇咏叹星坠的乐府诗。诗中“惟己酉十月,五日立冬始”点明了时间,说明诗人在十月上旬写的这篇诗。“鸡后涉黎明,寤者稍稍起”写天亮时,人们纷纷起床的情景。“有星流西北,而从东南止”写天上星星的运行情况。“其大如车轮,蓬然曳长尾”写星星的形状和大小。“撒星更抛焰,遗落相蕊蕊”写星星坠落时的样子。“其光白中黄,烛地以昼比”写星星落地时的情景。“行旅尽惊仆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当时王安石正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以“人言方炽”为由请求辞去宰相,但遭朝廷反对。于是,王安石又向宋神宗上表,要求辞职,神宗不准。这时,宋神宗已即位,改元熙宁,即在王安石的辞位后立即实行新法。此诗即作于此时。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共押一韵。 前四句是写诗人对新春的喜悦,并由此联想到人生、政治与道德。首句“今辰谓人生”
诗句: 少时不辩中秋月,视与常时无各别。 译文: 年轻时并不觉得中秋的月亮有什么特别,它和平常的日子没什么两样。 关键词解释: 1. 中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2. 月:月亮是地球的自然卫星,是地球上最大的天体之一。 3. 老来偏与月相恋:年纪大了之后,作者更加喜爱和珍惜月亮。 诗句: 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 译文: 老人能够享受的中秋佳节屈指可数
悯日杂言 日既去,日复来,来如赴,去如颓。 来是谁约,去是谁推。 一来一去,彼此自禅续,无与我与,何故使我心惊猜。 似乎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 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自我而数指作枚。 我今行年已七十,历日二万五千枚。 所该百而去七大大半,又复使我心惊呆。 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 何况人生不满百,疾乌捷兔又如此而相催。 我思天地灵长之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然后运穷劫尽荡而为灰。
【赏析】 《春晴出游》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春天外出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天宇及轩霁”,意思是天空晴朗,天气放晴,阳光明媚。这里的“天宇”指的是天空,而“轩霁”则是指晴朗的天空。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第二句“品物各华研”,意思是各种物品各有其美。这里的“品物”指的是各种不同的物品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雨的赞美。首先,我们来看每一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春雨父母情”:春天的雨水就像父母的爱一样,无私且深沉。这里用春雨比喻父母的关爱,表达了一种深厚的亲情。 2. “惠物侔爱子”:春雨滋润万物,就像父母疼爱子女一样。这里强调了春雨对生命的滋养作用。 3. “润被发华妍”:春雨使植物焕发生机,如同头发变得美丽。这里的“被”字可能是指植物的叶子或树枝等。 4. “长养助欣喜”
【注释】 闲居四时吟 其一 白日可形指,青春蔑迹寻。 不应有开花,还复有鸣禽。 何物衰飒翁,乐意亦充襟。 浩然不能遏,登临动谣吟。 谣吟侑杯酌,花鸟同山林。 一畅太和气,载鼓康衢音。 扪心自有会,求知非在今。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以闲居之身抒发感慨。 第一句“白日可形指,青春蔑迹寻。”是说白天的太阳可以指点方向,而青春的踪迹却难以追寻。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感悟和人生的无奈
这是一首描写与友人共度佳节的诗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关键词汇注释和赏析。 1. 杪岁乐合并,留恋甫及除。 - 杪岁:末岁,一年的结束。 - 合并:团聚。 - 留恋:不忍分离。 - 甫及除:刚刚过了新年。 - 译文:一年即将结束,我们聚在一起庆祝新年。 2. 不可负奇遇,请勿歌归与。 - 负:辜负。 - 奇遇:非凡的遭遇或机遇。 -
诗句: 今朝三月三十日,问春果是明朝归。 译文: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询问春天是否明天会回来。 注释: - 今日:指今天。 -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 三十日:指的是三十号的这一天。 - 问春果:询问春天是否归来。 - 明朝:明天。 - 归:归来,返回。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关切。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渴望,希望春天能够如期而至,带来生机与活力。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