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挂兰 厚土赋草木,去土曷恃生。 贞丛县孤荄,由天匪培成。 愿学无根槎,不作粪壤英。 令人仰高洁,绝地自欣荣。 矫矫凌空仙,碧带侑紫琼。 谁能亵佩纕,灵累空复情。 德馨不可挹,夐含风露清。 君子务超世,浅俗讪钓名。 区区荆棘辈,下视莽纵横。 注释: - 厚土赋草木:厚土赋予了草木生长的条件。 - 去土曷恃生:离开了泥土,如何能够生存? - 贞丛县孤荄:坚强的植物丛生,但只有一棵小芽。 -
宛宛黄金杯,虚器莫挹酒。 宛转的黄菊如同金色的酒杯,空无一物不能斟满美酒。 造化为鼓铸,赋色应西睺。 天地间万物仿佛在造化的鼓动下被铸造,黄色的菊花色彩就像西边的夕阳一样绚烂夺目。 漙漙朝露浥,宛宛秋苞剖。 清晨的露水滋润了它,像秋日的果实被切开一般。 深玩不尽爱,欲折还惜手。 深入地欣赏着这花中佳品,却舍不得将它摘下。 气属萧飒中,迟暮以为候。 其气质与萧瑟秋风相契合
七星桧 海虞七星桧,宜为群木冠。 列生老子宫,与邑作奇观。 广墀气萧森,入门凛欲汗。 久信天地成,沃知雨露灌。 传植从萧梁,其说我恐漫。 验斗形叵全,七既毙其半。 三株实聊存,难执岁月算。 各各具一异,形容匪词翰。 西体裂多槁,豁然敞三判。 东体活亦裂,筋骸互续断。 北者蜷而秃,袖破舞脱腕。 叶亦不暇叶,干亦不暇干。 左文皮索绹,孤蕝顶留伞。 槎折象齿跷,瘿决鬼目烂。 疏越复丛穴,骳骫仍轩岸。
白茅顾氏种荔枝树,有感传说顾家园里栽种荔枝,如今荔枝已长得像树一样高。 听说它开始生长时笔直挺拔,但不知道它是否能长成。 闽越地区与吴地相隔遥远,这种水果怎么会跑到那里呢? 彼此的气候不同,这种水果是否适应当地气候? 淮南不适合种植橘树,冀北不适合种植梅树。 荔枝树本来就不适宜在其他地方生长,它的本性和土壤不相容。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内心感到十分矛盾和忧虑。 询问昨天走失的奴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以及翻译: 1.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庭前有疏竹:庭院前面有稀疏的竹子。 - 楚楚青玉株:形容竹子挺拔、清新,像青玉一样清秀。 - 长身何森竦:竹子长得非常高,直立挺拔。 - 贯直无曲迂:竹子笔直,没有弯曲,寓意正直。 - 雅净合吾志:竹子高雅纯净,符合我的志向。 - 还爱格清癯:还喜欢它的清瘦、简洁。 - 不似松与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园田居》中对草的描述。诗的前三句,写草之易生难除。后两句,写自己锄草的心情和收获的喜悦。中间六句,描写草木茂盛的景象。最后四句,表达出诗人的感慨。 首联“除草本难尽,根子互生成。”说明除草不容易,而草木的根又互相滋生,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 颔联“请观耰锄后,私得雨露情。”表明自己锄草之后,获得了雨露之恩。 颈联“庭除日夕间,众绿复交盈。”描绘了庭院中草木繁茂的景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采菊见南山,赋诗临清流。- 通过在南山中采摘菊花和创作诗歌,诗人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2. 偶耳与物会,微言适相酬。- 偶然间听到自然界的声音,与大自然中的景物产生了交流,诗人用细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浩荡思惟表,其心共天游。- 宽广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仿佛与天空一同遨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广阔和自由。 4. 江不阻水逝,天不碍云浮。-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看花吟劝陈世则酒 - 这句描述了诗人观赏花朵并举杯劝饮的场景。“看花”指的是诗人在欣赏花朵的美丽。“吟”可能意味着诗歌或歌曲的演唱。“劝”表示劝酒或劝饮。“陈世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名,但在这个上下文中并不明显。“酒”是诗歌的主题之一。 2. 花下一壶酒,人与花酬酢 - 此句表明在花下有酒,人们与花朵进行互动。“酬酢”通常指相互敬酒,这里特指与花朵的互动
这首诗描述了在庆云庵月下的杏花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杏花初开红满城” - 描述杏花盛开的景象,红色遍布整个城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2. “我眠僧房闻雨声” - 诗人在僧人的房间中入睡,被雨声惊醒。这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的恩赐。 3. “侵朝急起看晴艳” - 清晨醒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以及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抓住诗句中的关键信息,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运用的手法等。本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热闹的市井生活图,通过对比东家与西家牡丹与桑柘的不同遭遇,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醉生梦死的人。 【答案】 译文: 东家种了棵大红牡丹,不管它叶绿不绿;西家也栽了棵桑树,可它的花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