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牡丹不论叶,西家桑柘不论花。
花前把酒酹红玉,一滴谁沾桑叶绿。
隔墙羯鼓春逄逄,人散酒阑花亦空。
采桑养蚕百筐满,子子孙孙衣着暖。
明年赁地过东墙,拔却牡丹多种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以及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抓住诗句中的关键信息,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运用的手法等。本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热闹的市井生活图,通过对比东家与西家牡丹与桑柘的不同遭遇,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醉生梦死的人。
【答案】
译文:
东家种了棵大红牡丹,不管它叶绿不绿;西家也栽了棵桑树,可它的花儿呢?
东家把酒洒在红牡丹上,西家的桑叶却被沾绿;隔着墙,西家羯鼓打得正欢,东家客人早已散尽,花落无人欣赏。
东家采桑养蚕,筐子满满当当;西家子孙满堂,穿着暖衣。
明年我还要租下这东墙,多种些桑树,让子孙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赏析:
此篇写市井生活的繁华热闹,通过对比两户人家的牡丹与桑柘之不同遭遇,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醉生梦死之人。首联两句以“不论”二字领起,写出两家的境况迥然不同。东家种了棵大红牡丹,不管它叶绿不绿;西家也栽了棵桑树,可她的花儿呢? 东家把酒洒在红牡丹上,西家的桑叶却被沾绿;隔着墙,西家羯鼓打得正欢,东家客人早已散尽,花落无人欣赏。两处都是“不论”,却各有侧重。西家是不论花儿,东家是不论叶子,突出了东家富贵、西家贫寒,同时暗示出两处主人的不同身份与性格:东主豪奢无度、西主安分守己。
颔联从侧面描写两户人家的境遇不同。东家用彩帛把酒浇在一株大红牡丹上,西家桑叶却因沾到彩帛上的红色而变绿。彩帛本是供人欣赏的贵重物品,但被浇在牡丹上却成了“谁沾桑叶绿”。这一细节生动地写出了东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西家虽然也有桑树,但却只能看到桑叶被染得发青,说明西家的家境十分清苦。
颈联写隔墙的羯鼓声将人们从欢乐的气氛中唤醒,人们纷纷离去,只剩下空荡荡的花坛。这一联既写了人们的喧闹声,又写出了人们的空虚无聊,同时也写出了西家主人的寂寞。
尾联写第二年春天,作者要租赁隔壁的房子,以便种植更多桑树,让子孙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一结尾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东家与西家不同境遇的描绘,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