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注释】 集峭篇 · 一八:指明代高攀龙的《峭选》一书。“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意思是立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贪图虚名。“讲道修德,念念要从处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意思是讲道修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事事”与“处处”相对应:“着脚”与“立基”对应,都是脚踏实地的意思;“慕声闻”即贪图名声,“落尘情”即迷恋世俗之情。 【赏析】
诗句: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 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 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译文: 只有当你放下世俗的名利之心,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只有当你放下男子汉的心性,才能获得仙佛的境界; 只有当你放下仙佛的心性,才能达到成道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人成长和修行的过程。它告诉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就必须放下世俗的名利之心;要想获得仙佛的境界
译文: 固执己见的人福气会轻,而圆融之人其福必厚;操切急躁的人寿命短,而宽厚仁慈之士其寿必长。所以君子不谈论天命,修养性情就是自己掌握命运;也不谈论天,尽人事自然可以改变天意。 注释: 1. 执拗者福轻:固执己见的人福气会轻,指过于坚持己见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 2. 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而圆融之人其福必厚,指处事圆滑、善于调和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丰厚的福分。 3. 操切者寿夭
【注释】 集峭篇:指《集古录》。二十:指《易经》中的第二十二卦。 无事如有事:意谓没有事时,要像有事情那样戒备。 时提防:随时警惕,防止意外。 有事如无事:意谓有事时,要像无事时那样镇定。 时镇定:随时保持镇定,化解危机。 【赏析】 此诗为作者的咏史之作。首句以“无事”和“有事”对举,是说在平时不骄不躁,处之泰然;而在紧急关头则能从容应对,临危不惧。这是告诫人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准备。
【注释】 集峭篇:诗集名。 一六:指集第16首。 身世浮名:身外名利。 余:我。 以梦蝶视之:把做蝴蝶看待。 断不受:决不接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借咏物抒怀,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不满。 “身世”两句,写自己看破功名利禄如幻梦,不屑为世俗之人所看重。“梦蝶”,典出庄周《齐物论》,谓人生如梦,富贵荣华都是虚幻的。“以梦蝶视之”,是说人应当像庄周梦中变成蝴蝶那样的逍遥自在,不问世事
注释: 1. 集峭篇 · 九:这是一篇诗歌,题目是“集峭篇”,第九句。 2. 待 :对待,对待人。 3. 留有余不尽之恩:留下足够的恩惠。 4. 可 :可以。 5. 以 :用来。 6. 维系无厌之心:保持人的贪心,使其永不满足。 7. 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在处理事务时,留下足够的智慧。 8. 可 :可以。 9. 防 :预防。 10. 不测之事:意想不到的事情。 赏析:
【注释】: 集(jī):指《集验》一书。峭篇:高峻的山崖上的岩石上长出的松树。假:虚假。识:见识,眼光。认不得真:看不真切。巧:机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松柏的外形和精神来比喻人的聪明与才智。首句“任他极有见识”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见识,但只要他看到的是松柏的枝干而不是松柏的枝叶,那他就看不到松柏的真正面目了。次句“随你极有聪明”,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有多聪明多机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选项的具体语句来判断正误,如“集峭篇”中的“集”,应理解为编;“一”中的“一”,应理解成首。 译文:天下都是妇人了,边关的疆土被缩小了,庭院里歌舞依旧喧嚣;战乱中血流成河,人们已经麻木不仁,满座上貂蝉之女仍然高歌低舞。我辈书生,既没有诛杀叛乱、讨伐敌人的权利,而一片报效国家的情怀,只能在书信
宇宙内事,要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 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释义:世间的事情,需要承担,又需要善于放手,如果不愿意承担责任,那就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如果不肯放手,那也做不成高洁的隐士。 注释:内事:指国家大事。经世:治理世事。出世:脱离世事。襟期:抱负和志向。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人生处世态度的抒发。作者认为,在人世间生活,既要有担当天下的责任心,又要有超脱世俗的胸怀
注释:种下两顷附郭的田地,估量晴好与雨涝;寻找几个知心的朋友,一起赏月、嘲弄风。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在附郭的田野上种了两顷田,并和几位朋友一起欣赏月亮、嘲弄风流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