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注释】 集:汇集。醒:指诗。篇:诗歌的组成部分,这里指一首诗。 四三:指此诗中的“有人来骂我”一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面对挑衅而保持沉默,不为所动,最后以“得便宜”收尾。诗人不与挑衅者对骂,而是用一种超脱的态度对待挑衅。这在古代诗歌中是不多见的,所以读来颇感新鲜。 “寒山诗云”,这句是说作者引用了寒山子(即寒山,唐代僧人)的诗句。寒山子原名叫孟兰若,因自号寒山,故人称寒山子或寒山僧
【释义】:花开得茂盛,柳树长得浓密,在花丛中能够开得出去,才叫有本事(手段);风大雨急的时候站住脚跟不被吓倒,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本领。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全诗以“四六”句法为基本格调,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人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能有所作为的哲理。诗中的“手段”、“脚根”等词语,都暗含着比喻和象征的含义,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此诗是作者的名篇,历来为人激赏
在陈继儒的古诗《小窗幽记·集醒篇》中,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和饮酒两种生活情趣的深刻理解,也揭示了文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接下来将按照您的要求逐句翻译这首诗: 1. 佳思忽来: - 佳思:美好的思绪,良好的心绪。 - 忽来:突然来临。 - 译文:美好的情思突然涌上心头。 2. 书能下酒: - 书:指书籍,也可以象征知识和智慧。 - 下酒
【注释】 集醒篇 ·四一: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云烟,指佛家所说的“色”,即一切有形之物。真身,指佛家所说的本体,是无我、空寂、清净的。始悟,开始觉悟。形骸,指人的形体和身躯。禽鸟,指人世间的事物。声中,指声音之中或言谈之间。自性,指本性。情识,这里指世俗之情感。戈矛,古代兵器。 【赏析】 首句“云烟影里见真身”,意思是从云烟的影子里看到了真正的自我,说明作者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而悟到了人生的道理
注释: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明霞(明亮的朝霞)是可爱的,一眨眼就消失了。 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流水的声音可以听,但它只是从耳边流过而已,不会留恋。 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如果人们能够用明亮的朝霞来看待美丽的容貌,那么自己的罪孽就会减轻。 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如果人们能够用流动的水来倾听音乐,那么自己的性情和精神就不会受到伤害。 赏析:
有名誉在前,不如无毁谤在后;有快乐在身,不如没有忧心。 注释:誉:称赞。于:在这里是“在前”的意思。不若:不如。乐:快乐。身:自身。无忧于心:没有忧心。 赏析:这是一首劝人修身养性的格言诗。诗中表达了一个人如果只看重名誉,而不顾自身的安危和幸福,那么他即使一时得势,也终将一事无成;而如果能够淡泊名利,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就能够拥有真正的快乐。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把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考生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要求赏析诗句的内容及思想感情,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大意为:那些心浮气躁的人,必定不会有深沉的见识;那些胆小怕事的人,必定不会有超群的见解
诗句原文: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 译文解释: 这句话是说,人们常常被生、死、老和病这四个字困住,无法逃脱。这里的“四字关”指的是人生中最基本也是最难解的问题。陈继儒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性。 关键词解释: 1. “人不得道”:意味着人生充满了困难和挫折,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可以走。 2. “生死老病”:这是人生四个最基本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困境和挑战。 3.
注释: -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听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 真放肆:真性情、真实情意。不:不是,不是故意的。在:处于。高歌:高声唱歌。假矜持:假装的庄重。偏于:偏向于。大听:过分的倾听,指听音乐等。卖弄:显示,炫耀,这里指过分的表现自己。看明:看得明白。世:世间之事。事:事情。透:透彻、明了。自然:当然,当然的意思。重:重视、看重。功名
人生待足何时足 未老得闲始是闲 注释 1. 人生待足:人生中寻求满足的状态。 2. 何时足:何时才能达到满意的状态,即知足常乐。 3. 未老得闲:在不衰老时找到空闲的时光。 4. 始是闲:才是真正闲暇自在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观念。诗中提到“人生待足”,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名誉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空虚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