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嘏
注释: 1. 赋得长安一片月:题目,即“咏长安月亮”。 2. 谁领高秋意:谁领会了高远秋天的意蕴? 3. 当头片月看:抬头仰望明亮的月光。 4. 碧空云自淡:天空中的白云显得更加淡薄。 5. 金掌露初漙(tòu):金色的宫殿门上的露水刚滴落。 6. 柝(tuò)起街声静:更鼓声响起时,街上的行人已经入睡。 7. 砧(zhēn)鸣夜色寒:妇女们在夜晚捣衣,发出的砧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凉和寒冷。
注释: 1. 经岁:经过一年的岁月。 2. 征鸿(hóng):远飞的雁群。 3. 赊:远,长。 4. 何物:什么。 5. 关心:想念;惦记。 6. 归思:归乡的思想感情。 7. 孤山:杭州西湖中的一座小山,山上有许多梅树,所以叫孤山,是观赏梅花的好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朋友汤西崖回归家乡时所写的一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关切和牵挂。全诗语言简洁明快
谁领高秋意,当头片月看。 碧空云自淡,金掌露初漙。 柝起街声静,砧鸣夜色寒。 清辉应万里,不独照长安。
马蹄经岁踏京华,忽逐征鸿去路赊。 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
陈锡嘏,字介眉,号怡庭,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 在清代众多文人中,陈锡嘏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陈锡嘏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词全集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陈锡嘏,字介眉,号怡庭,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 在清代众多文人中,陈锡嘏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陈锡嘏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词全集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