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注释: 鹤林寺:位于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 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 昔人:过去的人。春尽:春天结束。强:勉强。登山:爬山。只肯:只是。逢僧:遇到僧人。半日:半天或一个上午。闲:闲暇。 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何似:如何像。一尊:一杯。乘兴:随着兴致行事。去:离去。醉中:酒醉之中。骑马:骑着马。月中:月亮里。还:回来。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所作
丰年有高廪 丰收之年,粮仓丰满。 盛德临昭旦,多祥获有年。 美德照耀新晨,吉祥丰收之年。 嘉禾登羡溢,高廪积连延。 稻穗丰满溢出水面,粮仓堆积如山峰。 田入丰维亿,仓收富且千。 农田收获无数,仓库储存无数。 梦鱼谐素兆,如栉比前篇。 梦见鱼儿游动,如同诗中描述。 瑞贶神之与,休明颂所传。 神灵赐予祥瑞,歌颂太平盛世。 粢盛繇此备,清庙荐恭虔。 祭品准备齐全,恭敬祭祀。 赏析
``` 城南二首 水满横塘雨过时,一番红景杂花飞。 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注释】 1. 城南二首:这是一组七言绝句,由宋代诗人曾巩所作。 2. 横塘:位于南京市南郊秦淮河南岸的古塘名。 3. 红景:指春天里盛开的桃花和李花。 4. 杂花飞:形容这些花朵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在风中飞舞一般。 5. 送春:表达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而感到惋惜和不舍的情感。 6. 无限情惆怅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个人前途的乐观态度。 第一句“拜捧恩书喜满颜”,意思是收到皇帝的书信时,作者内心充满了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光明了。这里的“拜”和“捧”都是动作词,表示尊敬;“恩书”即皇帝的来信,代表了皇恩浩荡和国家的关怀。整句的意思是,当我看到皇帝的来信时,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马蹄遥望斗杓还”,描述了诗人骑马行进的情景。这里的“斗杓”指的是北斗七星
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 千门万户谁曾得? 只有昭阳第一人。 注释:这首诗描绘的是荔枝的新鲜和美丽,以及其独特的风味。"玉润冰清不受尘"形容了荔枝肉质晶莹剔透,如同玉石一样纯净无瑕,又如冰晶一般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这里的“仙衣”指的是荔枝皮上的绒毛,它们洁白如雪,仿佛是仙女的衣裳。而“绛纱新”则是指这些绒毛的颜色鲜艳如绛红色,给人一种新鲜感。“千门万户谁曾得
以下是对《荔枝四首》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绛縠囊收白露团”描述了一种珍贵的物品——荔枝,用绛色的丝织成的袋子装着,收集了清晨时分刚刚凝结的露水。这里的“绛縠”,即绛色丝帛,通常指贵重的材料;“囊”是口袋的意思;“白露团”则形容荔枝新鲜如刚从树上摘下时的状态。此句展现了荔枝的珍稀与珍贵。 第二句“未曾封值向长安”表明这些荔枝尚未被封装,而是直接送达长安
【注释】 城南:指长安城以南。祷雨:祈求天降雨水。篮舆:一种用竹篾编制而成的小车,可以坐人或驮物。中夜:半夜时分。两街:指京城的南北大街。灯照:灯光照亮。九重门:即宫门。唐时皇宫称九重门,这里泛指皇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今西安)城外祈祷降雨,被雨淋湿后写成的。诗中描绘了祈雨的全过程,从傍晚到半夜,从城门到雨中,从“海天”到“半出”,层层递进,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焦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对诗中的关键词进行注释,并赏析其作用。 “夜出过利涉门”的意思是:深夜出来经过利涉门(利涉门,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利涉”,即渡口之意。“复观翚飞入斗杓”,意思是:再观赏着彩云像鸟儿一样飞向北斗星。“復”,同“再”。 “翚”,五彩羽毛的鸟,也写作“朱鹭”。
城南二首(其一)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 - 横塘:指池塘。 - 水满堤:雨水充沛,积水填满了堤岸。 - 乱山:杂乱的山峰。 - 桃李:这里泛指春天开的各种花。 -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 - 齐:一致,统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
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1. 海浪如云去却回:描述海浪的壮观景象,犹如翻滚的云朵般在海面上移动。 2. 北风吹起数声雷:描绘了北风强劲吹拂时,天空中回荡着阵阵雷声的情景。 3. 朱楼四面钩疏箔:指朱红色的楼房四周围挂有稀疏的竹篱或布幕等装饰物,用以遮挡风雨。 4. 卧看千山急雨来:躺在楼上静静地观察远处的群山,当大雨来临的时候。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