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注释】 浪游天下访知音:到处游荡,寻求知音。 健节亭亭耻陆沈:形容自己为人刚强正直,不愿沉沦于官场之中。 当日拜官随鹤版:当年我跟随朝廷官员一起前往任所。 孤宦入蛇林:现在自己一个人在异乡做官,如同进入了毒蛇密布的树林中。 羁愁虽得著书乐:虽然有羁旅忧愁,但我还能通过写书来排解。 风物能伤迁客心:自然景色也让我感慨万分。 顾我冥顽如瓦石:回头看看我这个人愚钝无知,就像一块无用的瓦片或石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览照 -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在观看或审视着某物,可能是一幅画面、一件物品或其他任何事物。在这里,它更可能是指诗人在思考或回顾自己的经历和成就。 2. 铁面苍髯目有棱 - “铁面”指的是形容一个人的表情严肃,如铁一般坚硬;“苍髯”则形容一个人的胡须浓密而苍白,通常用来形容年老或有威严的人。这里描述的是一位中年或老年的男性,他的眼神坚定有力,给人一种不可动摇的感觉。 3.
落晚天边燕席开,溪山相照绝纤埃。 绿杨有意檐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注释:傍晚时分,天色渐晚,燕子在天空中飞翔着,铺开了宴席。溪水和山峦相互映照着,没有任何尘埃。绿杨树似乎有意在空中起舞,而清凉的月光则如同从海上飘来一般。 香穗萦斜凝画栋,酒鳞环合起金罍。 自疑身是乘槎客,泛彻银河却欲回。 注释:细长的稻穗随风摇曳,仿佛在斜上方凝结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酒杯与鱼鳞交错排列,形成了一道金色的波光
幽人漂泊兴无穷,弄水寻花处处同。 春入水光成嫩碧,日匀花色变鲜红。 静中物象知谁见,闲极情怀觉道充。 寄语悠悠莫疑我,五湖今作狎鸥翁。 【注释】: 幽人:隐士。 弄水寻花:泛指游赏玩乐之事。 春入水光:春色映照在水面上如玉般晶莹。 日匀花色:日光映照使花朵色彩更加鲜艳。 静中物象:指自然界的万物景象。 谁见:谁能看见。 闲极情怀:形容非常宁静的心情与情趣。 觉道充:觉得道义充足。 寄语悠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春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春睡 别院帘昏掩竹扉,朝酲未解接春晖。 - 别院:指的是庭院,通常指私人住所或别墅。 - 帘昏掩竹扉:帘幕昏暗,遮掩了竹制的门扇。 - 朝酲未解:早晨起床后身体还感到疲倦。 - 接春晖:接受春天的阳光和温暖。 身如蝉蜕一榻上,梦似杨花千里飞。 - 蝉蜕:蝉的翅膀脱落后,剩下的部分。比喻事物结束的状态。 - 梦似杨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的《和彦猷宴明月楼》。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第一首诗:溪声来从一气外,楼阁插在苍霞中。 注释:溪水的流动声从远处传来,仿佛来自天空的一隅(一气)。楼阁高耸入云霄,仿佛插入了苍翠的晚霞之中。 赏析:这是描绘明月楼的壮丽景象,通过“溪声”与“楼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宏伟的氛围。 第二首诗:艳歌横飞送落日,哀筝自响吹霜风。 注释:美丽的歌曲在空中飘扬
【注释】 天章道中:指从杭州到临安的陆路。天章阁在杭州西湖上,故称此路为“天章道”。 画鹢(yì):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有篷船。 湖水平:形容湖面平静如镜。 稽城:即临安,南宋王朝的都城。 镜里山相照:意思是说,山水倒映在湖中,相互辉映。 日共明:太阳和云彩交相辉映。 尽是荷风香不断:意思是荷花的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空气。 忽逢溪雨气尤清:突然遇上了一场小雨,雨中的景色格外清新。 篮舆
诗句释义 1 维舟亭下偶登临,下蔡风流古至今。:在维舟亭下偶然登高远眺,下蔡的风骚自古流传至今。"维舟亭"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某个地方的亭子,而"下蔡"则是一个古代的地方名,这里指的是历史上下蔡地区(今安徽省凤台县)的历史风貌。 2. 远岭抱淮随曲折,乱云行野乍晴阴。:远处的山岭环绕着淮河,随着地形的变化而曲折蜿蜒;天空中乱云飞渡,给荒野带来忽明忽暗的变化。这里的“远”
【注释】 阻:阻碍。野步:野外小步。子履:张子谦的字。阻风:江水阻隔,不能顺流而下。留滞:滞留。春残:春意阑珊、春天已过半程。栖栖:忙碌的样子。百草:草木。有时:有时。古为少见如君困,世上应无似我闲。抖擞尘襟莫回首,谤书终不到溪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受阻,乘着小舟停留时,感慨自己像鸟儿一样被束缚在江水上,无法飞向自由的天空。他感叹世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困境和孤独。他决心抖擞尘襟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注释:我独自漫步在这沧浪亭中,也没有太多的心情和兴致。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沧浪亭独步时的心境,虽然景色优美,但他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去欣赏。 秋色入林红黯澹,日光穿竹翠玲珑。 注释:秋天的景色已经深深地印在树林里,红色暗淡而朦胧。阳光透过竹林,使得竹子的颜色更加翠绿而透明。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红色的树林与绿色的竹子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