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刘四(即刘子仪)从平民到官员的经历和生活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
【注释】 1. 养德:培养品德。 2. 森然:形容高大威武,气势雄壮。 3. 放情:指尽情畅游或放纵情感。 4. 爽气:清新、凉爽的空气。 5. 衡镜:比喻公正的镜子,喻指明察秋毫的公心。 6. 不得意:不得志,仕途不畅。 7. 桑野蚕忙时:指桑叶繁茂,蚕儿忙碌的季节。 8. 孟夏:指农历正月初至四月中旬。雉将雏:即“雉雏”,指初生的野鸡幼崽。 9. 令弟:你的弟弟。县尹:县令,地方长官。 10
送司农崔丞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 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词人洞箫赋,公子鵔䴊冠。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注释:黄鹂在官寺的黄鹂在树上鸣叫,而芳香的花草颜色却尚未褪尽。同时的人们都离开了这里,只有我独自留在此地。掌管着仓库中的粮米
诗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句: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 - 名岳:指的是著名的山,即“五岳”中的泰山。 - 在庑下:在房屋的横梁之下,指房间内。 - 吾师:此处指诗人自己。 - 居一床:在一间屋子里,意指独居于一个房间或空间内。 第二句: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 - 楞伽经:佛教经典之一,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称“二经”。 - 清翠光:形容一种清新明亮的环境或氛围。 - 只对:仅仅是面对
【诗句释义】 1. 首阳山:位于今河南济源县西南。古人认为这里是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山上有庙。 2. 夷齐庙:指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祠。 3. 乔木:高大的树木。 4. 白云:此处形容山中景色空阔,无遮无拦。 5. 苍苔归地骨:指草木凋零后的遗骸,被泥土覆盖。 6. 皓首采薇歌:指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时,因年迈而唱出的歌。 7. 毕命无怨色:指伯夷、叔齐至死也没有怨恨之情。 8. 成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 1.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 “白首”指的是头发变白,这里指年龄已高,“何人”在这里是疑问词,表示惊讶或感叹。“蓑笠”是一种用草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雨衣和帽子,用来遮挡风雨。这里的“蔽其身”意味着用蓑笠遮住了身体。 2. 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 “避世”是指避开世俗的生活,“不仕”是不担任官职
谒张果先生 张果是谷神,甲子谁能计。 轩辕师授经,今几数千载。 城郭寓游处,希夷任逍遥。 应物无心用,乘时无舟楫。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盖。 青松养肌肤,白雪净肌骨。 韬光豹隐中,炼骨蝉蜕脱。 忽来不知主,偶来宁有契。 二仪同寿考,六合随休憩。 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穆王游西土,汉帝忆东裔。 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议。 八骏空往返,三山转亏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 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
【注释】 宋少府:指唐末诗人、书法家张蠙。 东溪: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县东南。泛:游水。 还入舟:回到船上。 笑语:欢笑的声音。 晚叶低众色:黄昏时叶子的颜色低垂,与周围的颜色混合在一起。 湿云带残暑:傍晚时分,云雾笼罩着,仿佛带着残余的暑气。 落日乘醉归:夕阳西下,诗人借酒兴乘船而归。 溪流复几许:询问这条小溪还有多少流水。 【赏析】 此诗是张蠙晚年隐居苏州吴江时所作。全诗四句,写景抒情
【注释】 1. 鸣皋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北。 2. 伊水:即伊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陆县,流经洛阳市,东注入洛河。 3. 嵡嵷(lóng):高大险峻的样子。 4. 横绿林:形容山色青绿。 5. 霏霏澹青嶂:指云气弥漫,使山色显得清淡如青色的屏障。 6. 仙游:指仙人出游。 7. 峨眉峰:峨眉山的山峰。 8. 洞庭浪: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样子。 9. 清兴:清新雅致的兴致。 【赏析】
【注释】 苏君:指诗人的朋友,姓苏名明府。 状貌如玉童:形容他相貌清秀可爱。 采药傍梁宋:指在梁州、商州一带采药。 随日翁:指随和老人一样,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小县宰:小官。 东山:即东山,在会稽(浙江绍兴)境内,是谢安隐居的地方,也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故乡。这里以东山代指会稽,借指好友的隐居地。 家室:家庭,妻子儿女。 悠悠人世中:意谓人在世上,身不由己。 发白还更黑:头发由白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