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颂禾
“凉意水云际;高怀山谷间”是一组集字诗,由四个字组成。这组诗的释义如下: 凉意:清凉、凉爽的感觉。 水云际:水边的云层之间。 高怀:高尚的情怀。 山谷间:山间的沟壑之中。 这首诗的译文是:在清凉的水边,我感受到了云层的温暖;在山间的谷底,我的胸怀开阔而宽广。 注释: 凉意(qīng yì):清凉、凉爽的感觉。 水云际(shuǐ yún jì):水边的云层之间。 高怀(gāo huái)
注释:这是一幅对联,上下联分别描绘了明亮的月色和飘渺的云影。其中“二分明月户”指的是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明亮的窗扉;“万里白云乡”则形容天空的云彩仿佛在广阔的田野上飘荡。整幅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让人陶醉其中。 赏析:这副对联以“二分明月户”和“万里白云乡”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上联中的“明”字用得恰到好处,既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又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幽居在山间泉水和石上,好景可以供我欣赏。 注释:幽居:隐居生活。泉石:泉水和山石。在……上:处在……上面。 赏析: 此诗写诗人隐于山水,寄情泉石的闲适之情。首句“幽怀”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所抱的恬静淡泊之态。“幽怀”与“幽居”是一回事,“泉石”与“山水”也是一回事,所以第二句便顺理成章地接下去了。“好景”,指美好的景象,也指好的景色。这里,诗人以“好景”自喻其心,说只有好景才能满足人的心愿。
【注释】 南阳:今属河南。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封其舅邓禹为南郡太守,邓禹治军严整,百姓安居乐业,后被尊为“南州牧”。 西蜀:指四川。 子建(曹植):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字子建,曹操的次子,曹丕的弟弟。有《洛神赋》。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字长卿,成都人。景帝、武帝时,先后任武骑侍郎、郎中令,曾为汉武帝写《子虚赋》、《上林赋》,是汉赋的代表作家。 【赏析】 这首集字联,上句由四字组成。“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题时要在理解全诗意境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作答。“集字联”是谜语,谜面为两句四字的诗句,谜底是“福”字。第一句的意思是:敦厚仁爱,秉受德行;第二句的意思是:修习礼义,因而有年。“福”的意思有二,一是幸福、福气,二是祭祀时用的礼品。谜底为“福”,即指福气,也特指祭神所用的供物。“集”在这里的意思是“会合”,“集字”是指把谜底中的字全部集中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作答。此题中“集字联”是谜面,要求“与礼同节”“以义为根,以仁为本”是谜底“礼”“义”二字的别解,“节”指“礼之节”,即礼制的规定;“和”指“乐之和”,指音乐的和谐;“义”指“仁义之谓义”,“仁”指“仁爱之心”。据此可分析出答案。 参考译文: 礼仪制度规定着人们的言行
【注释】 列:排列;纪:年号;陈:陈述;纲:纲领,法则;安仁:指汉代董仲舒;布义:施以仁义;圣人:指孔子。 【赏析】 上句取《史记·历书》中:“太初元年……乃立正朔焉”,下句取《汉书·董仲舒传》:“臣谨案春秋之中,承天序之经,随地恒之宜,作春秋条例。”意在赞颂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也赞美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
【注释】 典:典籍,典故。鼎:古代的礼器。追:超越,超过。贤齐:指贤德之人齐同。广受:指广泛地受到。机云:机杼之云,比喻人才众多。 【赏析】 集字联是楹联的一种形式,即上下联中各嵌入一个关键字或词,要求这些字词不能重复,且与上下联内容有内在联系。此诗为集字联,其特点是将典故、历史人物、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首句“典重商周”,典指典籍,商周指中国古代商朝和周朝,此处暗指历史上的丰富文化遗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及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大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 ①“子孝孙贤”:指子女孝顺,孙子有才能。 ②“至乐无极”,出自《老子》,意思是最大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③“时和岁有”:出自《诗经》“时雨既降,百谷皆登。”意思是天时地利,年景好,谷物都丰收了。 【答案】 译文:我的孩子孝顺,我的孙子有才能,所以最高兴的事就是没有穷尽。 赏析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仁孝齐家,廉明报国; 和平处世,礼义立身。 注释: - 仁孝齐家:指以仁爱和孝顺来治理家庭,使家庭和睦。 - 廉明报国:指廉洁正直,为国家效力。 - 和平处世:指与人为善,保持和平的生活态度。 - 礼义立身:指遵守礼仪和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人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家庭、国家责任的看法。他认为,个人应该以仁爱和孝顺来对待家人,这样才能维护家庭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