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纪陈纲,是王者政;
安仁布义,与圣人居。
【注释】
列:排列;纪:年号;陈:陈述;纲:纲领,法则;安仁:指汉代董仲舒;布义:施以仁义;圣人:指孔子。
【赏析】
上句取《史记·历书》中:“太初元年……乃立正朔焉”,下句取《汉书·董仲舒传》:“臣谨案春秋之中,承天序之经,随地恒之宜,作春秋条例。”意在赞颂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也赞美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
列纪陈纲,是王者政;
安仁布义,与圣人居。
【注释】
列:排列;纪:年号;陈:陈述;纲:纲领,法则;安仁:指汉代董仲舒;布义:施以仁义;圣人:指孔子。
【赏析】
上句取《史记·历书》中:“太初元年……乃立正朔焉”,下句取《汉书·董仲舒传》:“臣谨案春秋之中,承天序之经,随地恒之宜,作春秋条例。”意在赞颂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也赞美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
【解析】 “止”指停留,“泉明”即米芾,宋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号“海岳外史”。《宋史》本传称他“善楷、隶、行、草,尤工大字,冠绝当代”,“天下奇观,皆出其手”。米芾的书法成就很高。他的书法,用笔圆劲有力,结构天成,点画之间,意态横生,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誉。他擅长山水画,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并称“宋四家”,是继吴道子之后的又一大家。米芾一生创作甚丰,传世作品众多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注意结合题目要求和注释作答。“残阳”指夕阳西下。“远水”指远处的水波。“南朝寺”即南朝时期的寺庙。“北郭山”指北方郊外的高山。这两句的意思是:残阳西沉,江水茫茫;远水连天,寺庙苍凉(或:残阳西坠,江面渺茫;远水连天,寺庙荒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所见的景色。前一句描写远景(夕阳),后一句描写近景(残阳);前一句写江水、寺庙,后一句写山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意“集字联”是格律诗中的一种形式,其特点为:句法严谨,对仗精确,押韵工整。 第一句“让水廉泉高士屋”,其中“让水”指的是让水入廉泉,即让水流入廉泉;“廉泉”是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西。“高士”指隐居的贤人;“屋”指的是房子。第二句“礼门仁里圣人居”,其中“礼门”指孔子的门徒颜回,名颜渊,字子渊;“仁里”指孔子的门徒仲由,姓孔名丘
【赏析】 此诗为集字联,由上下两联组成: 上联“清风明月”四字,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颂,意在表明作者的心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无欲无求。这四字所包含的意象丰富而深刻,清风和明月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清雅高洁的象征。 下联“嘉辰美景”四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珍视。其中,“嘉辰”指美好的时光,“美景”则是指眼前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注释】 云白风清际:指天地清明,万物生辉。廉泉让水间:比喻清廉的官宦。廉泉,清廉之泉;让水,谦让之水。 【赏析】 这是一幅集字联,上联是“云白风清际”,下联是“廉泉让水间”。这副对联巧妙地将“云”字拆分为“白云”、“云间”、“云际”,“风”字拆分为“清风”、“风间”、“风际”,“泉”字拆分为“廉泉”、“泉边”、“泉间”,再分别组合起来,便成了“白云间、云际、清风间、风际、廉泉水边、泉间”等词语
诗句释义: 1. “云阶月地”:形容建筑或环境优美,云雾缭绕的台阶下,月色如洗的庭院。 2. “幽人室”:指隐逸之人的居所,幽静而神秘。 3. “水远山高”:形容景色遥远且壮丽,山高水远,引人遐想。 4. “隐士居”:指隐居生活的地方,与世隔绝,远离尘嚣。 译文: 云雾缭绕的台阶下,月光照映下的庭院宁静美丽;远离尘世喧嚣,山水间的高处隐藏着隐居者的居所。 赏析: 本联诗以自然景观为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的赏析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把握对联所表现的内容、形式,然后抓住其特点进行分析。“泉流云际月”的意思是泉水流淌于云层与月亮之间;“风动雨中山”的意思是风吹过山间,激起了雨中之景。这两句诗以泉水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山涧清泉潺潺流过白云之上的明月,山间云雾飘渺,随风起落,仿佛在涌动中掀起层层波涛,将山间之景托起,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最后一句“此景只应天上有
释义: 月亮底下,举杯三升美酒;迎着清风,眼前展现万里青山。 译文: 月光下,举杯饮了三升美酒; 迎着清风,眼前展现万里青山。 注释: 1. 月下三升酒:在月光下饮酒三升。 2. 风前万里山:迎着清风,看到远处的群山。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月下三升酒",形容诗人在月光下畅饮三升美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风前万里山"
【注释】 集字联:将“仁孝”两字的上半部分组合在一起,再将“礼义”两字的下半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对偶的句子。 性:指本性。 礼义根于心:意思是说礼仪和道义的根源在于内心。根之于心,即由心而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集字联,通过对“仁孝”和“礼义”两个字进行拆分组合而成。诗中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仁义道德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而这些准则源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道德修养
注释:这是一幅对联,上下联分别描绘了明亮的月色和飘渺的云影。其中“二分明月户”指的是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明亮的窗扉;“万里白云乡”则形容天空的云彩仿佛在广阔的田野上飘荡。整幅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让人陶醉其中。 赏析:这副对联以“二分明月户”和“万里白云乡”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上联中的“明”字用得恰到好处,既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又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作答。此题中“集字联”是谜面,要求“与礼同节”“以义为根,以仁为本”是谜底“礼”“义”二字的别解,“节”指“礼之节”,即礼制的规定;“和”指“乐之和”,指音乐的和谐;“义”指“仁义之谓义”,“仁”指“仁爱之心”。据此可分析出答案。 参考译文: 礼仪制度规定着人们的言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题时要在理解全诗意境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作答。“集字联”是谜语,谜面为两句四字的诗句,谜底是“福”字。第一句的意思是:敦厚仁爱,秉受德行;第二句的意思是:修习礼义,因而有年。“福”的意思有二,一是幸福、福气,二是祭祀时用的礼品。谜底为“福”,即指福气,也特指祭神所用的供物。“集”在这里的意思是“会合”,“集字”是指把谜底中的字全部集中起来
【注释】 南阳:今属河南。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封其舅邓禹为南郡太守,邓禹治军严整,百姓安居乐业,后被尊为“南州牧”。 西蜀:指四川。 子建(曹植):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字子建,曹操的次子,曹丕的弟弟。有《洛神赋》。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字长卿,成都人。景帝、武帝时,先后任武骑侍郎、郎中令,曾为汉武帝写《子虚赋》、《上林赋》,是汉赋的代表作家。 【赏析】 这首集字联,上句由四字组成。“勋”
【解析】 “止”指停留,“泉明”即米芾,宋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号“海岳外史”。《宋史》本传称他“善楷、隶、行、草,尤工大字,冠绝当代”,“天下奇观,皆出其手”。米芾的书法成就很高。他的书法,用笔圆劲有力,结构天成,点画之间,意态横生,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誉。他擅长山水画,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并称“宋四家”,是继吴道子之后的又一大家。米芾一生创作甚丰,传世作品众多
“凉意水云际;高怀山谷间”是一组集字诗,由四个字组成。这组诗的释义如下: 凉意:清凉、凉爽的感觉。 水云际:水边的云层之间。 高怀:高尚的情怀。 山谷间:山间的沟壑之中。 这首诗的译文是:在清凉的水边,我感受到了云层的温暖;在山间的谷底,我的胸怀开阔而宽广。 注释: 凉意(qīng yì):清凉、凉爽的感觉。 水云际(shuǐ yún jì):水边的云层之间。 高怀(gāo huái)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的赏析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把握对联所表现的内容、形式,然后抓住其特点进行分析。“泉流云际月”的意思是泉水流淌于云层与月亮之间;“风动雨中山”的意思是风吹过山间,激起了雨中之景。这两句诗以泉水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山涧清泉潺潺流过白云之上的明月,山间云雾飘渺,随风起落,仿佛在涌动中掀起层层波涛,将山间之景托起,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最后一句“此景只应天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