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注释】 读书三十年,今来始一试:读书三十年,如今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自抱轮囷材,建构厦随所置: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自己的事业。 世人苦寒俭,舞袖先择地:世间的人总是喜欢节俭,但往往不能坚持到底。 斤削不能迁,罂盎各自器:即使再努力也不能改变现状,就像用勺子舀水一样,只能得到一点点。 君子储百用,多藏如列肆:君子应该具备多种才能,像经营店铺一样,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寄怀刘孟容》。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煌煌帝者都,峨峨集勋阅。 - 注释:辉煌辉煌的皇帝之城,巍峨地聚集着功勋之人。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皇城的壮丽景象,以及众多功勋之人齐聚一堂的场景,展现了帝王之都的繁华与荣耀。 2. 前庭充组圭,后阁暖清瑟。 - 注释:前院摆放着精美的玉佩和圭璋,后阁里传来悠扬的琴瑟之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
注释: 乡闾昔相从,殷勤托诗酒。乡里曾经相互交往,彼此以诗歌和美酒来表达心意。 再来长安道,舟车并携手。再次踏上通往长安的路程,我们手牵手一起前行。 如今弥旷远,脱然绝窠臼。但现在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已不再拘泥于旧习。 少年尚意气,峥嵘各自狃。年轻时期我们意气风发,各自坚持己见。 风尘饱所谙,苍然皆老丑。历经风雨后我们对世间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岁月也让我们变得苍老丑陋。 激湍亦已平,真气充户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唐(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题龙九诗 - 这一句可能是对诗歌的标题,但在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内容。 2. 李唐盛声律 - 李唐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擅长声律,即诗歌的音乐性。 3. 初响铿华钟 - 开始的时候声音洪亮,像敲打华美的钟一样。 4. 逮及下衰时 - 随着时代的衰退,声音变得低沉。 5. 扶舆发朝气 -
这首诗是《二章·思贤也》的第一节,全诗如下: 地用莫如马,越险思骁腾。 岂无汗血种,相求亮未曾。 万钟继禀粟,千金甃钩膺。 隆仪苟一阙,市骏休漫称。 注释: - 地用莫如马:比喻地的价值不如马的价值大。 - 越险思骁腾:在危险的环境中,想展现出自己的勇猛。 - 岂无汗血种:难道没有像汗血宝马那样优良的品种吗? - 相求亮未曾:表示希望得到这样的良马,却一直没有得到。 - 万钟继禀粟
骊驹且莫喧,我歌始一放。 译文:骊驹啊,请别叫唤了,我将开始歌唱了。 注释:骊驹,马名,此处借指诗人的坐骑。 忆昔初逢君,汉滨俯高浪。 译文:回忆当初我们初次相见时,站在汉江之滨俯瞰着波涛汹涌的大江。 注释:汉滨,指汉江之滨,此处指诗人与陈岱云的初次相遇地点。 同拾春官第,天门踏阆闶。 译文:我们一同登上春官的府邸,脚踏着阆中城阙的高耸大门。 注释:春官,这里指春官府邸,是古代官员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描述了留侯庙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小智徇声荣,达人志江海。 - “小智徇声荣”指的是那些只追求名声而不顾实际的人。 - “达人志江海”则是指那些有志向和追求的贤人。 2. 咄咄张子房,身名大自在。 - “咄咄”一词用来形容张良的才智出众。 - “子房”是张良的字。 - “身名大自在”意味着张良虽然身处逆境
【注释】: 地用莫如马:地上的装饰不如马。 二章:二篇。 思贤也:指思念贤人。 其二:第二篇。 人用莫如龟,幽室能废烛:用人没有比得上乌龟的,在昏暗的房间中却可以不用蜡烛照明。 告犹傥见从:告诉你们,如果能够听从我的建议。 外侮敢余毒:外来的敌人敢于留下残害的痕迹吗? 从短翻弃长,惜哉支床足:因为短小而抛弃高大的东西,可惜呀! 良无藻棁登:好的没有像宋国大夫曹、刘那样的用梁木作房柱
这首诗是李白在西征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渐觉身能轻,如马脱缰靶。 渐觉身能轻,如马脱缰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他感到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得轻盈,就像一匹脱缰的马一样。这里的“靶”是指马鞍,象征着身体与马鞍的连接,而“渐觉”表示这种感觉逐渐增强。 吾固庆生存,众雏亦嗟讶。 吾固庆生存,众雏亦嗟讶
我昨天写了一首《西征》诗,炽热的夏日里,烈日炙烤着大地。 炎炎热气肆虐八荒,连影子都无处停留片刻。 身体孱弱,却甘愿受到侵袭,高温不肯借给我一丝凉爽。 一场疾病让我遭受百种艰难,烦闷煎熬竟夜无眠。 往日里伤于劲弓,听到弦声就感到恐惧。 一心只想呻吟,不守礼仪任人嘲笑辱骂。 疟疾和瘟疫难以指明病因,热寒相互转换让人疲惫。 粒食经旬已辞别食物,何况还能询问烤炙之事。 月亮高挂才启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