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这首诗是给弟弟国荃的联语,旨在勉励他既要孝顺父母,又要忠诚为国,光大门第;同时要亲近师长,结交朋友,教育好自己的后代。 译文: 1. 入孝出忠,光大门第: - “入孝出忠”:意为在家孝顺尊亲,外出忠诚于国家。 - “光大门第”:意指家门显赫,子孙有出息。 2. 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 “亲师取友”:意为尊敬师长,结交朋友。 - “教育后昆”:意为教育自己的后代,使之成为有出息的人。 赏析
【注释】联:对偶句。俭必养廉,指节俭朴素可以养成廉洁的作风;誉洽乡党:声誉好得与乡里邻里相融洽。直而能忍:正直而且能忍耐。庆:祝贺。子孙:后代。 【赏析】这是一首劝诫弟弟要勤俭节约、正直谦让的赠弟联。上联“俭必养廉,誉洽乡党”是说节俭的人必定能够养成廉洁的作风,他的声誉也能够得到同乡邻里的喜爱和称赞。下联“直而能忍,庆流子孙”是说正直的人往往能够忍耐,他们的美德也会像水一样流长不息
【释义】 这是一首格言诗,作者以“天下”二字作为起兴的线索。前两句是说:世上没有轻易就能到达的境地,也没有难以到达的境界;后两句是说:人的一生中总是有快乐的地方,也有忧愁的地方。 【注释】 1. 易境:容易达到的境地。 2. 忧处:忧愁之处。 3. 终身:一生、一辈子。 4. 赏析: 此诗为格言诗,用“天下”二字作为起兴的线索。诗中说:世上没有轻易就能到达的境界,也没有难以到达的境界
【注释】 冯唐易老:汉代冯唐向汉文帝自荐,文帝说“我听说贤才应该老而不死”,冯唐对答:“臣尚年轻”。雍齿且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雍齿曾封为“侯”;三国时期,魏将曹真欲杀雍齿,因“齿为人谦退不伐”,故免于一死。三字故将军,匹马短衣春射虎:意谓有勇将风度的将军,身披短衣在春天放虎归山。左抱宜人,右弄孺子:意谓左抱美妻,右抱幼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意谓隐居山林的处士;夜深人静时
【注释】 湖山:指山水。积久:积累了很久。发奇光,形容景色奇特美丽。借:凭藉。轩鼚:指高飞远翔的鲲鹏。聊:姑且。酬:报答。洞庭:地名,即洞庭湖。衡岳:衡山、岳山,均为名山。国士:指有才能的人。淋漓:淋漓尽致;尽情地抒发。感激:感恩。孝子忠臣:对父母尽孝,对君王尽忠的人。 【赏析】 此诗为长沙会馆戏台联,作者陈澧曾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中进士。此联表达了他希望在湖南发展时能报效国家的志向
【注释】 格言联:指格言,即箴言、警句。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指男子汉在生死关头应当奋力求生,在危难之中要努力寻求转机,获得幸福;古代的人在贫困潦倒时也要修养道德,在穷困失意时也要著述立说。 【赏析】 这是一首勉励人们要有志气,要有毅力的格言联。它鼓励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定信念,奋发向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湘乡东皋书院联 湘乡(今湖南双峰县)东皋书院,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曾燠的故居。该联为曾氏后人所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后学的殷切希望。全诗如下: 诗句解释: 1. 涟水湘山俱有情:涟水和湘山都是有着深厚情感的地方。涟水,指流经湖南省东部的涟水河;湘山,指位于湖南省东部的岳麓山脉和衡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自然景观的赞美。 2. 其秀气必钟英哲:这里的“其”指代湘乡或湘山
以下是对《赠左宗棠联》逐句的注释: - 敬胜怠:敬,谨慎、小心;胜,成功。怠,放松、懈怠。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行事时应该始终保持谨慎和小心,避免因为松懈导致失败。 - 义胜欲:义,正义、道义;胜,胜过、超越。欲,私欲、贪欲。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追求目标时,应超越个人的私欲,秉持道义。 - 知其雄:知,明白、知道;雄,雄才大略、英勇。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明白自己的才能和雄心壮志。 - 守其雌:守,保守、坚持
【注释】: 1. 孙衣言(1892—1957),字梦兰,山东日照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2. 联:对子。 3. 东南:指东南方的天空,常用以表示离别之情。 4. “大笔”二句:意谓你(孙衣言)到来时,我这里就离开去天边;你来不来,我都要去到天的那方。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的友情。首句点出“联”,即“对联”;二句写诗人要远行。后两句写友人要来,诗人也要远行,但无论诗人或友人,都要离开天之东南
金陵湖南会馆戏台联 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 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注释:荆楚地区有九首歌谣,我在异乡做客的时候,勉强当作是家乡的枌榆社(枌榆社是古代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以祭祀先人)。江南一带的江山六代,历经了无数次的战争和灾难,但仍然能够听到人们吟唱雅颂之声(雅颂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形式,包括《诗经》中的《大雅·文王》和《小雅·鹿鸣》等篇章)。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