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注释: 1. 白虎西流朱鸟高:形容夜晚的景色,白虎指月亮,朱鸟是太阳。 2. 五更风利鸊鷉刀:五更时分,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刺骨。 3. 劲寒战栗通心曲:寒冷至极,全身颤抖如被寒气侵袭。 4. 轖气冰霜上口毛:口中的牙齿因寒冷而结冰,像冰霜一样。 5. 旷荡青天如可对:形容天空辽阔,似乎可以与之对视。 6. 折旋丹地敢辞劳: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7. 频闻交战呵金马
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 其一镌章琢句寻常事,激烈心情绝可怜。 - 镌章琢句:雕刻印章,磨砺词句。形容精心琢磨文字、诗歌等。 - 激烈心情:形容内心激动、情感强烈。 - 绝可怜:极其可怜,指内心极度哀伤或痛苦。 今日词臣须颇牧,古来豪士出幽燕。 - 词臣:古代官员,此处指诗人自己,担任官职的人。 - 颇牧:即“颇牧”,古代一种官职。 - 豪士:有才能和胆识的英雄人物。 - 幽燕:地名,泛指北方地区
注释:狭窄的小巷萧瑟凄冷,好像车子经过一样,蓬门寂寞空寂,好像要逃离尘世一样。 我厌恶官场的争斗,不愿像庚桑楚那样隐于深山,争席之议谁人知晓? 喜新好旧地泼墨成引竹画,仍磨丹炉覆盖旧仇书。 长安城里无人识我,唯有文章未肯放过。 赏析:诗中以“隘巷”,“蓬门”形容其住所的简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清高自持的性格特点
【解析】 本诗是送别之作。首句“妙年”即指孙芝房少年时代有文采,才华出众。后二句写其赴贵州的行程。第一句用“星轺”形容使者之尊贵,“赴夜郎”则说明此行任务重大。第二句写其文采,第三句写仪容,最后两句写其过访三闾庙、行经百战场,定有新诗传万口,归来与主人共分享。 【答案】 译文: 你当年在妙年时期就有很高的才学,如今又策马飞驰到贵州去。你的文采照耀边远地区,仪容庄重如中宫所制商乐
注释: 单绪真的学问是从皖桐传下来的,不孤独于当代一位文学家。读书养性是原家教,绩学参微况祖风。众妙观如蜂庤蜜,独高格似鹤骞空。上池我亦源头识,可奈频过风日中。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梅伯言的诗。首联写梅伯言继承了皖桐的真传,成为当代一位文豪。颔联赞美梅伯言读书养性、绩学参微的学问,认为他的学问源远流长,受到祖先的影响。颈联赞美梅伯言的学问像蜜蜂采蜜一样丰富,他的独特品格就像鹤在高空飞翔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金门混迹发苍苍,从此菰蒲岁月长。 【注释】 - 金门:这里指代官场或是政治环境。 - 混迹:在复杂的环境中生活或行事。 - 发苍苍:形容头发因年老而变白。 - 菰蒲(gu fú):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隐逸的生活。 - 岁月长:表示时间悠长。 【译文】 在官场中消磨岁月,白发苍苍,从今往后,我将过上隐逸般的生活,与水草为伴。 2. 人世正酣争夺梦,老翁已泊水云乡。
武会试闱中作 禁闱莲漏已宵深,凉月窥人肯一临。 此地频来从案牍,吾生何日得山林。 貔貅雾隐三更肃,河汉天高万籁沈。 火冷镫青无个事,可怜闲杀爱才心。 【注释】: 1. 武会试:指参加武举的考试。闱:考场。 2. 凉月:明亮的月光。 3. 案牍:公文,官署文书。 4. 貔貅: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这里指代军队。 5. 河汉:银河。 6. 火冷镫青:形容深夜寒冷,灯火昏黄。 7. 个事:事情
二月长安春始归,觚棱回首梦魂飞。 宫鸦掠日槐阴瘦,厩马嘶风柳絮肥。 东阁赐茶双凤阙,西郊扈跸九龙旗。 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衣。 【注释】 1. 觚棱:指宫殿的棱角和装饰,此处代指皇宫。 2. 双凤阙:古代帝王宫阙的名称,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3. 扈跸:指随从皇帝出行,此处指陪同皇帝出行。 4. 钧天奏:指皇帝的乐舞演奏,钧天是古代神话中天的名号。 5. 未拂衣:意指还未卸去官服
【译文】 巴东三峡猿啼声声,太白醉酒之魂犹在。遂有远孙通达消息,时吟大句震动乾坤。爱从吾党鱼忘水,厌逐人间虱处裈。却笑文章成底用,千篇不值一盘飧。 【注释】 1. 巴东:地名,今湖北巴东县,长江三峡中段的一个峡口,以山势险峻、水急浪高著称。 2. 三峡:指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猿啼:猿的叫声。 4. 太白:李白的别号。 5. 远孙:李白的孙子李阳冰,字太白云。 6. 通肸蚃
解析 诗句释义与注释- 文笔昌黎百世师,桐城诸老实宗之。 这句意味着梅伯言的文才被视作昌黎(韩愈)的继承者,同时他在桐城的文学成就也被视为传统的一部分。"文笔"指的是文学创作能力,"昌黎"代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桐城”是地名,这里特指桐城学派,即以桐城派为代表的古文运动。 - 方姚以后无孤诣,嘉道之闲又一奇。 这里的“方姚”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文人,而“孤诣”通常用来描述独树一帜的风格或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