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章练塘荷花盛开,露冷秋色,湖面波凉,练塘的荷花在初晓时分已经绽放。 盘状花蕾密集如云,锦簇般鲜艳的花朵被风吹落,只留下稀疏的花蕾。 新生的荷叶微微绽开,剩余的荷花枝条仍然挺拔。 瘦小的蚕茧缀在花蕾上,尖利的鸟喙啄食着青翠的荷叶。 湖中的游鱼悠闲地休息,水中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荷叶像玉龙一样安静地躺着,荷花像琼丝一样轻轻垂落。 荷花擎起沉重的荷叶,像是想要折断它
这首诗是诗人登海昌城楼望海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注释的解析: 1. 百川浩皆东,元气流不息。(百川奔流,水流向东) - 注释:百川指的是众多的河流,浩皆指广大无边。元气是宇宙间的原始之气。 2. 混茫自太古,于此见容德。(混沌从太古就开始存在,从这里可以看到包容和德行) - 注释:混茫是指混沌未开的状态,太古是远古时期。容德指的是包容和德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和语句的特色来联合思考作答。解答时明确“美人一相见,遗我白玉环”的意思是:美人一见我便赠送我玉环;“上有双雕龙,游戏在云间”的意思是:上面雕刻着双飞的龙,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持此感深意,佩结无时闲”的意思是:拿着这玉环,便感到了深深的意义,它像结不解之缘似的,总是挂在身上。“玉以比贞洁
顾荣庙 军师吴国秀,机神夙超朗。 弱冠游洛师,已蒙南金赏。 崎岖诸王幕,沉湎务遵养。 中罹广陵艰,计服非诚枉。 风云一挥扇,义旅臻同响。 事成耻言勋,飘然理归鞅。 晋社始东迁,群贤悉收奖。 道谒真感会,矫翼丹霄上。 德闻一代称,迹泯千龄往。 时屯乏良佐,英谟益堪想。 坟祠托荒郊,萧条并榛莽。 荛童侵雨隧,淫巫闯尘幌。 大夫过停辕,式瞻为含怆。 衣冠复故貌,筵几陈新享。 因歌表遐仰
【注释】1.始发南门:即从城南门出发。2.岁暮寒亦行:指岁末天寒,也须出门远行。3.征人有常期:出征者常有固定的期限。4.辞我家乡乐:辞别家乡时说家乡的安乐。5.适彼道路危:到他乡路途艰难险阻。6.酒阑别宾亲:宴饮将尽,告别宾客和亲人。7.驱车出郊岐:策马驱车,离开郊外小路。8.我马力未痡(fèi):我的马匹还健旺。力痡,健壮的意思。(9)已越山与陂:已经越过了山岗和水边。10.落日云树滋
林则徐的《秋怀六首·其四》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思考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追求。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弭棹望江涘: - 弭棹:停船,表示诗人准备靠岸休息。 - 望江涘:站在江边远望,表达对远方景象的期待。 - 日落青枫林:夕阳西下,青枫林染上一抹淡淡的红。 2. 惊波驶且广: - 惊波:突然而至的波浪,形容海浪汹涌。 - 且广:宽广无边,强调波浪之大。 -
裋褐乘荜辂,狐裘驾文车。 这是首句,意思是穿着粗陋的衣服,乘坐着简陋的车。裋褐,是一种粗麻布制成的衣服;荜辂(bìlù),是一种用草编织的车,形状像伞;狐裘,是用狐狸的皮毛制作的衣物。 西门与北宫,穷达一何殊。 这是第二句,意思是站在西门和北宫之间,看到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不同。西门,指代有权势的地方;北宫,则代表平民百姓的生活。穷达,分别代表了有权势和平民两种生活状态。 彼达矜已智
注释: 黄鸟鸣春阳,流芳满西园。 攀条日已暮,怅惋不能言。 御寒必童裘,涉道须双辕。 离居非君子,何以解忧烦。 烦忧日已积,佳期日已失。 思君如蓬莱,可望不可即。 区区倘见察,憔悴甘自毕。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通过描绘黄鸟鸣春、流芳满园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的心情变得忧郁起来,开始感到烦恼和不安。他想到了朋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信息要求,然后依据这些要求筛选出诗句中的关键信息,如本题的关键词有“江”“西陵馆”“霜谷”“津卒”“天险”“渔商”“涨潮”等,最后将这些信息和相应的译文进行一一对应。 本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过长江的所见所感。前六句写夜宿江上的候船情景;后六句写江上行船经过险要之处及日出时的情景。全诗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答案】 示例:
早过萧山历白鹤柯亭诸邮 注释:早晨我经过萧山,走过白鹤柯亭等地。 赏析:此诗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并交待行程。第二句“村荒绝鸡鸣”写旅途的荒凉,第三句“况时江雨晦”写旅途的艰难。第四句“凌兢度高关,山空县无城”写路途险峻,第五句“隔林闻人呼,已有先我行”写沿途有人相伴。第六句“侧身避径滑,聚足防厓倾”写旅途艰险。第七句“衣寒复多风,聒聒远水声”写旅途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