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浩皆东,元气流不息。
混茫自太古,于此见容德。
积阴涨玄涛,万里失空色。
鸿鹄去不穷,鱼龙变莫测。
朝登兹楼望,动荡豁胸臆。
始知沧溟大,外络九州域。
日出水底宫,烟生岛中国。
宽疑浸天烂,怒欲吹地昃。
常时烈风兴,海若不受职。
长堤此宵溃,频劳负薪塞。
况今艰危际,民苦在垫溺。
有地不可居,澒洞风尘黑。
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这首诗是诗人登海昌城楼望海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注释的解析:

  1. 百川浩皆东,元气流不息。(百川奔流,水流向东)
  • 注释:百川指的是众多的河流,浩皆指广大无边。元气是宇宙间的原始之气。
  1. 混茫自太古,于此见容德。(混沌从太古就开始存在,从这里可以看到包容和德行)
  • 注释:混茫是指混沌未开的状态,太古是远古时期。容德指的是包容和德行。
  1. 积阴涨玄涛,万里失空色。(乌云聚集形成了汹涌的大海,海面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 注释:积阴表示乌云聚集,玄涛是汹涌的海浪。
  1. 鸿鹄去不穷,鱼龙变莫测。(大雁飞翔,龙蛇变换,充满了变化无常)
  • 注释:鸿鹄比喻高飞的大雁,鱼龙比喻变化多样的生物。
  1. 朝登兹楼望,动荡豁胸臆。(早晨登上这座城楼远眺,心胸顿时开阔)
  • 注释:兹楼即这座楼,动荡意为心胸开阔。
  1. 始知沧溟大,外络九州域。(终于明白大海之广,它环绕着整个中国)
  • 注释:沧溟指大海,九州指中国的九个州。
  1. 日出水底宫,烟生岛中国。(太阳在水底升起,烟雾在岛上升起)
  • 注释:出水底宫意味着太阳在水中升起,烟生岛中国意味着岛上升起了烟雾。
  1. 宽疑浸天烂,怒欲吹地昃。(宽广的云层浸染天空,愤怒的气息想要吹翻大地)
  • 注释:宽疑指广阔的云层,浸天烂形容云层覆盖了整个天空。
  1. 常时烈风兴,海若不受职。(时常有猛烈的风起,大海中的主宰似乎无法控制天气)
  • 注释:烈风指的是强烈的风暴,海若指大海中的主宰。
  1. 长堤此宵溃,频劳负薪塞。(昨夜堤坝突然崩溃,需要频繁地用柴草堵塞)
  • 注释:长堤指的是坚固的长堤,此处指海堤。
  1. 况今艰危际,民苦在垫溺。(更何况现在正处于艰难危险的时刻,百姓饱受灾难和困苦)
  • 注释:艰危际指艰难的时代,垫溺指因灾害而遭受的痛苦。
  1. 有地不可居,澒洞风尘黑。(有的地域不适合居住,到处都是尘土飞扬、雾霾遮天)
  • 注释:有地不可居意指有些地方不适合居住。
  1. 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怎样才能像大鹏一样翱翔于水面,向南飞翔呢)
  • 注释:安得击水游意指怎样才能像大鹏那样自由翱翔在水面上。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海城的观察和思考,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