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送恩公还江心寺 上人居宝地,胜处是金山。 楼阁开天界,波涛隔世寰。 钟闻孤屿外,刹出乱云间。 螺女晨修馔,龙君夜叩关。 游方来暂会,辞阙去难攀。 旧业菱生沼,离城柳映湾。 衣沾炉气出,船载磬声还。 施贝来江估,持经化岛蛮。 诸缘除未早,半偈悟犹艰。 安得如康乐,登临此共闲。 注释: 1. 上人居宝地:上人(僧人)住的地方是宝地,即佛教圣地。 2. 胜处是金山:这是佛教的圣地之一,金山寺。 3.
【注释】 1.池亭:指池边亭子。 2.弄色:形容秋阴的色调。 3.群玉山:指高耸入云的群玉峰,在四川剑阁县东南,因有九个山峰排列如玉而名。 4.翡翠屏:形容屏风上镶嵌着翡翠。 5.鸣鹤迎风时一泪:指诗人看到鹤鸣于池中,想到自己不能像鹤那样自由自在,因而流泪。 6.梦初醒:意指诗人从梦中醒来,开始清醒地思考问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之涣在游览蜀郡剑阁县时所作的。诗中描绘了秋天阴天
蜀山书舍图 山月苍苍照烟树,碧浪湖头放船去。 注释:在山间月光的映照下,树木的影子笼罩在烟雾之中。我乘着小舟,荡漾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 隔林夜半见孤灯,知是幽人读书处。 注释:隔着树林,夜半时分看到一盏孤独的灯火,知道那是隐居的人在读书
冬至车驾南郊 驾车出发前,先让百灵鸟发出警告的声音;斋宫午夜过,即凌晨开始斋戒。 礼仪因冬至这一天举行,所以《云门》的乐曲也演奏起来。 祭祀祖先要遵循古代周制,祈求丰年则用汉代乐歌,这是为了和时令相适应。 祭坛上陈设着满月的月亮,燎祭的火光照亮了众星,显示出威仪盛大,福祉多。 庆典成功,应预兆着吉祥,四海之内都将沾沐皇帝的恩泽。 译文: 清晨开始斋戒以备祭祀,百灵鸟发出警告声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练渎”,意为练兵河,是吴越国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的防御工事。这里,“练”字暗示了战争前的紧张备战状态。吴越国为了加强国防,在这条河上进行了严格的水军训练。 颔联“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描述了吴王夫差为了加强水上力量,命令士兵进行水上练习。艅艎是一种大型战船
【注释】 灵峰:指华山的东峰,亦称“莲花峰”。 可度难:能渡难。 昔闻枕中书:从前听过梦中所读的书。枕中书,传说晋代道士葛洪梦中得仙书一卷,醒来即无所有。这里以梦书比道书,意谓有道术之人可通天彻地之难。 天池:指华山的天池,在东峰绝顶。 每出青芙蕖:每从天池中出现美丽的荷花。 湛如玉女盆:清澈明净如同仙女洗脸用的玉盆。 云影含夕虚:晚霞映照着云彩的影子,使天空显得空阔虚无。 人静时饮鹿:人静时
虎丘联句 山游期屡阻,风雨过今春。 偶遂林泉赏,仍用里闬亲。 树重迷卓午,花尽谢芳辰。 事往非前代,僧逢是故人。 金精销虎气,宝藏卫龙神。 妖魄怜埋玉,仙词看勒珉。 年登厨有供,村远寺无邻。 池古寒泉定,林暄夏果新。 井名犹记羽,楼姓尚题陈。 步策方循涧,回桡已待津。 缘虽喧寂异,妄本去来均。 摩壁追高韵,应惭继后尘。 注释: 山游期(xīnyóu):指游览名胜。屡阻:多次受阻。 卓午:正午时分
洞庭山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炉。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 狂语醉发应卢胡。 注释: 洞庭山:指洞庭湖附近的山。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何时能到湖边借用渔船来,拍打着波浪径直渡过两只野鸭。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独自攀登那幽深险峻之处,身上佩戴着五岳的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
剑池 干将欲飞出,岩石裂苍矿。 —— 形容剑池的岩石坚硬且历史悠久。 中间得深泉,探测费修绠。 —— 描述剑池中间有一口深水井,需要用长绳探测才能找到。 一穴海通源,双崖树交影。 —— 描绘剑池周围的景象,仿佛大海与源头相连,悬崖上树木相互交错形成影子。 山中多居僧,终岁不饮井。 —— 描述剑池附近有很多僧人居住,他们整年不用井水饮用。 杀气凛犹在,栖禽夜频警。 —— 虽然剑池周围的环境宁静祥和
诗句原文: 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 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 远闻云间钟,萝径入寺永。 悬灯照静室,一礼支公影。 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 对此问山僧,何如沃州境?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描绘了一幅樵夫归来时夕阳斜照的群山图,天边最后一缕阳光映照在山顶上,给山峰留下了一抹余晖。第二句“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则表现了诗人即将投宿于石门山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