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可度难,昔闻枕中书。
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
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
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
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
滟滟月出后,泠泠雪销余。
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
何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
【注释】
灵峰:指华山的东峰,亦称“莲花峰”。
可度难:能渡难。
昔闻枕中书:从前听过梦中所读的书。枕中书,传说晋代道士葛洪梦中得仙书一卷,醒来即无所有。这里以梦书比道书,意谓有道术之人可通天彻地之难。
天池:指华山的天池,在东峰绝顶。
每出青芙蕖:每从天池中出现美丽的荷花。
湛如玉女盆:清澈明净如同仙女洗脸用的玉盆。
云影含夕虚:晚霞映照着云彩的影子,使天空显得空阔虚无。
人静时饮鹿:人静时,饮泉水中的鹿。
水寒不生鱼:水冷了,鱼儿就不出生。
我来属始春:我来到此地,正值春天。属,同“属”,属于。
石壁烟霞舒:石壁上的云雾缭绕,山色绚丽。
滟滟月出后:月出东方,水面波光粼粼。滟滟,水波闪烁的样子。
泠泠雪销余:雪花纷纷落下,余音回荡。泠泠,清脆的声音。
再泛知神清:再次泛舟,心旷神怡。
一酌欣虑除:举杯自斟一杯,忧愁烦恼全消。
何当逐流花:何时能追随飘落的花瓣。
遂造仙人居:于是建造一座仙人的住宅。遂,于是;造,建。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华山之作。前四句写游赏的感受,后八句抒写作者的志向。诗中多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华山的秀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首联说登上华山的东峰,可以渡过难以逾越的险阻,这是指登华山之难而言。“枕中书”是说梦中所得之书,这里以之比喻道书,意谓有道术者能够通天彻地,无所不能。
颔联点出华山之巅有天池,池中常有青莲开放,并有“玉女盆”、“云影含夕虚”等美景。颈联写夜静时在池边饮鹿,欣赏着水中的明月倒影,听着雪融化后溪声细碎。
此诗后八句是作者抒发的抱负。“再泛知神清”是说再次泛舟,心旷神怡,仿佛已进入仙境。“一酌欣虑除”是说举杯畅饮,愁思顿消。末联说何时才能追随飘落的花叶,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