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山侗昔日,名利忙忙”: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回忆那些为了名利忙碌奔波的日子。这里的“山侗”可能是诗人的一种自我调侃或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注释:山侗 - 可能指代一种自然或朴素的状态,也可能是诗人的自谦之词。 2. “身如著箭香獐”:形容身体被束缚,如同被弓箭射出的香獐一样,无法自由行动。 - 注释:著箭 - 着表示处于某种状态或位置;箭,即箭矢,比喻束缚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人生经历和感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诗句: 1. 山侗昔日,火院中间,千斤重担常耽。 - 注释:山侗,指山中侗族,一种生活简朴的少数民族;火院,指炼丹炉。这里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他承担着沉重的责任,如炼丹等。 2. 镇日争名竞利,嫉妒悭贪。 - 注释:镇日,终日;争名竞利,争夺功名和利益;嫉妒,因嫉妒而产生的贪婪;悭贪,吝啬贪婪
【译文】: 和师叔辞世,我感慨万分。 他放弃官职,回归山林。 远离世俗生活,终南山下盖庵。 身披麻衣纸袄,乐享清闲生活。 心怀美玉,便韬光隐迹。 二十年间,他未露面。 山侗侍奉他,遇仙人曾说,他是活神仙。 他端然辞世,满屋祥烟。 经年忽然空里,便留下画钓诗篇。 专诫我,莫要夸玄。 【赏析】: 此词是作者对好友和公师叔的追思和赞颂。全词通过对和师叔生平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其高风亮节、淡泊名利
满庭芳 蒙师父训诲 丘刘谭马,四个小鲜。 蒙师钓出深渊。 到岸才方磨琢,取火搜烟。 餐柴痛如割切,炼顽心、有似油煎。 諕得□,便常常屏气,似不能言。 万种千般锻炼,赖予懑,各各志确心坚。 苦处曾经乐处,退步争先。 惟恐猿颠马劣,见人人、父母如然。 常忍辱,处无为清静,谨谨修仙。 注释: - 丘刘谭马:指的是四位弟子,分别是丘成桐(丘)、刘若晨(刘)、谭建荣(谭)和马明哲(马)。 - 四个小鲜
满庭芳 赠零口康先生 人人学道,个个心急。急要妙玄端的。搜索刀圭铅汞,洞天月日。采访木金间隔,紧搜求、天机秘密。听予劝,这异名异相,且休寻觅。 注释:人人都在学习道教,但每个人都有自己急于求成的急切心情。我劝你不必急于寻找什么高深的秘诀和技巧,因为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修炼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先断气财酒色,把尘心俗念,速当洗涤。 注释:首先要学会放下对财富、酒色等世俗欲望的追求
满庭芳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修行之士的看法,认为他们不必拘泥于世俗,应该放下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修行之士,不在居山。——指修行的人不必隐居在山林之中。 2. 勿劳环堵弯跧。——不必辛苦地居住简陋的地方。 3. 何必驱驱来往,远远相参。——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地往来奔走,也不必互相攀比。 4. 休要持功打坐,又何须、耕种艰难
【注释】 马风子:人名。 业障:佛教语,指因造作恶业而招来的灾难。 洞天:道教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供养:供奉。 迷:被迷惑。 心意怎清闲:怎么可以心安理得? 著外境:迷恋世俗。 塑师颜:雕塑佛像,比喻修行。 建塔修堂并立石:建立佛塔、修造道场。 施主:布施的人或财物。 出钱难:布施不容易。 罪业:佛教语,指因犯罪而产生的罪孽。 积成山:像山一样堆积起来。 【赏析】 “马风子,业障忒愚顽
【注释与释义】: 山侗马钰,闲吟闲咏。 马钰(1123-?),字玄宝,号丹阳子,宁海人,为宋末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和道教思想家。“山侗”是其自称。 不是夸强逞俊。 意思是说,自己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能而故意去做这些的。 谓见人居火院,受苦不忍。 “火院”,即火居道士,是出家人中的一种修行方式,住在寺院内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生活简朴。 时时诗词劝化。 指用诗词来教化他人。 启丹诚、阐开玄径。
【赏析】 马风子是南宋初年著名词人刘过之弟,刘过曾为《望蓬莱》一诗写过注:“余兄弟以词鸣,公(指马风子)亦工,但多不逮。”(《龙洲词跋》)这首《望蓬莱·自度曲》,就是马风子在刘过的词中取用的。此词写词人对马风子词作的不满。上片首二句,谓罗公上树,隔环墙乞求词人的题咏。下片前二句,谓虽然居处安稳,却引出假声名,惹起不安宁。后二句,谓自己隐身身不密,空成潦倒白头生
这首诗是重阳真人在重阳节前升霞的诗。重阳师,是指重阳真人的师父,吕真人则是重阳真人遇到的一位高人。 "养成神内之神",这句话表达了对修炼者的期待和要求,即希望修炼者能够培养出自己内心的力量,成为真正的仙人。"心起慈悲不住"则是一种修行的态度,表示修炼者要心怀慈悲,不执着于世俗的欲望,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修行。 "化人人、要出迷津",这句话描绘了修炼者在修行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能够帮助他人摆脱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