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风子,业障忒愚顽。
不认洞天真供养,却迷俗礼假修完。
心意怎清闲。
著外境,欲要塑师颜。
建塔修堂并立石,不思施主出钱难。
罪业积成山。

【注释】

马风子:人名。

业障:佛教语,指因造作恶业而招来的灾难。

洞天:道教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供养:供奉。

迷:被迷惑。

心意怎清闲:怎么可以心安理得?

著外境:迷恋世俗。

塑师颜:雕塑佛像,比喻修行。

建塔修堂并立石:建立佛塔、修造道场。

施主:布施的人或财物。

出钱难:布施不容易。

罪业:佛教语,指因犯罪而产生的罪孽。

积成山:像山一样堆积起来。

【赏析】

“马风子,业障忒愚顽。”马风子是人名,但在这里没有明确指出其名字,只是用一个泛称来代指。“业障”一词在佛教中常常用来表示一个人由于过去的种种恶业所造成的障碍。这里的“愚顽”则表明马风子的修行之路充满了困难和障碍,他并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被世俗的礼仪所迷惑,无法真正地修持佛法,这是对马风子修行状态的一种讽刺。接下来的句子“不认洞天真供养,却迷俗礼假修完”,进一步描绘了马风子的行为特点。他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修行应该源于内心深处,而不是外在的礼仪和供养。他虽然表面上看似在做修行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被世俗的礼仪所蒙蔽,无法达到真正的修行境界。这里的“真供养”指的是内心真正的供养,而“假修完”则是指表面的修行而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马风子修行中的虚伪和表面化问题。

接下来的几行则是对马风子行为的进一步批评和指责。“著外境,欲要塑师颜”。这句诗表达了马风子过于执着于外界的环境,想要通过外在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就像雕塑师通过塑像来展示自己一样。这反映了他对修行的理解存在偏差,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心的修养。“建塔修堂并立石,不思施主出钱难。”这句诗描述了马风子为了追求修行的境界而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佛塔和道场,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也要完成这些建筑。然而,他并没有考虑到布施者的真实困难,没有真正地去考虑如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行为虽然看起来很壮观,但实际上却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最后一句“罪业积成山”,则是对马风子行为的一种总结和评价。他的行为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积累了无数的罪过和过错,就像一座座山峰一样难以消除。这表达了对他行为的一种谴责和警示,提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要在修行的道路上保持清醒和自觉。这首诗通过对马风子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修行者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修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