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髻山侗。
叹个樊公。
贩淄矾、苦海波中。
要除烦恼,助一帆风。
便弃繁华,离燔火,出凡笼。
真个逍遥,真不迷蒙。
守真清、真净真功。
真真相济,真性玲珑。
便得真风,成真趣,显真容。

译文:

客人樊公请求点燃心香,三髻山侗人感叹樊公的志向。

贩淄矾的人在苦海波中挣扎,想要消除烦恼,助一帆风。

便弃繁华,离燔火,出凡笼。

真个逍遥,真不迷蒙。

守真清、真净真功。

真真相济,真性玲珑。

便得真风,成真趣,显真容。

注释:

  1. 客人樊公:樊公可能是一位客人或友人,请求点燃心香,表达一种敬意或友好。
  2. 三髻山侗:三髻山是侗族聚居的地方,侗族人称“侗”。侗族人有独特的服饰和风俗,这里指的是侗族地区。
  3. 叹个樊公:表示对客人樊公的赞叹,感叹其志向高远。
  4. 贩淄矾:贩淄矾是一种生意,淄矾是一种矿物,用于制墨等。贩淄矾的人在苦海波中挣扎,形容生意艰难,处境困难。
  5. 要除烦恼,助一帆风:要消除烦恼,借助风的力量帮助自己前行。
  6. 便弃繁华,离燔火,出凡笼:放弃华丽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烟火,走出世俗的束缚。
  7. 真个逍遥,真不迷蒙:真正地自由自在,不迷失方向。
  8. 守真清、真净真功:坚守真实、清净、纯正的修行,追求真正的功夫。
  9. 真真相济,真性玲珑:追求真实的境界,洞察本性的精髓。
  10. 便得真风,成真趣,显真容:得到真正的风,成就真正的乐趣,展现出真正的面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樊公的志向和决心,通过贩淄矾的生意比喻,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对真实生活的向往。诗中多次提到“真”字,强调了追求真实、清净、纯正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樊公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最后一句“便得真风,成真趣,显真容”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樊公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