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在俗,常畏三久,三张绵被重重。
取笑风仙训诲,三髻山侗。
古来马氏三宝,如今有、三被扶风。
三一法,便悟来雪里,高卧三峰。
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
内运三光照耀,坎虎离龙。
存三守一三载,觉三田、一粒丹红。
三三数,要心琴三叠,得与仙同。

诗句释义:

  1.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 - 指作者过去的世俗生活,经常害怕时间的长久。
  2. 取笑风仙训诲,三髻山侗 - 这里“风仙”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而“三髻山侗”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宗教或修行形式。
  3. 古来马氏三宝,如今有、三被扶风 - 提到古代的“马氏三宝”,暗示着一种古老的信仰或教义,而这里的“三被扶风”可能是对某一具体修行方法的描述。
  4. 三一法,便悟来雪里,高卧三峰 - “三一法”可能是一种特定的修行方式或方法,而“雪里高卧三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
  5. 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 - 表示从今以后将依靠佛教、道教和儒家这三种不同的宗教体系,深入研究这些宗教的精髓。
  6. 内运三光照耀,坎虎离龙 - “内运三光”可能是指内心的修炼,使得心灵如阳光般明亮;“坎虎离龙”则可能描述了修行中的一种阴阳调和的意象。
  7. 存三守一三载,觉三田、一粒丹红 - 这里的“三田”可能指的是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而“一粒丹红”则形容修行者的心境如同红色的丹药那样鲜艳、纯净。
  8. 三三数,要心琴三叠,得与仙同 - “三三数”可能是一种计数的方法,用来引导修行者的心志;“心琴三叠”则形容内心平和、宁静的状态。

译文:

昔日我生活在尘世间,常常害怕时光的流逝。我嘲笑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他们像山中的道士一样。自古以来,道教中有马氏三宝,现在我有了这三件法宝。我现在遵循“三一法”,领悟到在雪地里高卧三峰的境界。从此以后,我将依靠佛教、道教和儒家三种不同的宗教体系,深入研究这些宗教的精髓。我内心的三光照耀,使得我心中的坎位和离位得到平衡。我修行三年之久,感到我的心灵如同丹药一般鲜红。我通过三次计数,引导我的内心平静如心琴的三个音符,我最终可以达到与仙人同等的境界。

赏析:

本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于修行和生活的深刻理解的作品。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更通过具体的修行方法和境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提升的思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诗人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对比,以及对修行过程中各种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于修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安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