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荣
诗句注释 1 秋杪江上:秋天的末梢,即秋季的末尾。"杪"在这里指末端。 2. 漫兴:即随意之作,诗人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 仗剑:拿着剑,这里比喻诗人以文人的身份和行为。 4. 万丈秋:形容秋风的气势浩大,如万丈之高,常用来比喻气势磅礴的景象或情感。 5. 都将:都把。 6. 此时意:此时的想法或心境。 7. 泻:倾倒、倾注。 8. 石上题新句:在石头上写下新的诗句。 9.
登浮图 - 浮图:指佛塔、寺庙。 - 撑碧落:形容高耸入云,直插蓝天。 - 登眺绝人群:站在高处俯瞰,没有人能与之并肩。 译文: 站在高大的佛塔上,我仿佛触摸到了碧蓝的天空和无尽的云端。四周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千山万水,但此刻我并没有看到一片云彩。远处的山川在天边延伸,而城市的建筑则在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我频频回头望向远方,只见天际渐被夕阳染成橘红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
【注释】过:拜访。 圆通庵:位于四川峨眉山,是佛教名刹之一。 【赏析】 此诗是写景的,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出景物的美来,而是通过写景来表现游人的心境。全诗写得淡而有味,朴素而自然。首句写日落西山,云霞缭绕,景色很佳;次句写长桥之上,绿草覆盖,春烟迷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三句写游人只顾欣赏这迷人的春色,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四句点出了游人是在禅房中看杜鹃花,更显出了游人的悠然自得
浮图撑碧落,登眺绝人群。 半壁收沧海,千山无片云。 川原天外尽,城郭树中分。 归云频回首,林端挂夕曛。
仗剑出门走,西风万丈秋。 都将此时意,泻入大江流。 石上题新句,云中忆旧游。 何当酹杯酒,结伴更迟留。
淡日轻云欲暮天,长桥草色乱人烟。 游人不管春光老,来往禅房看杜鹃。
曹大荣,字蓉三,初字步云,晚字蓼子,是清代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江阴城南的地域,并在当地享有盛名。曹大荣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其诗作《登浮图》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 曹大荣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而且风格多样,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他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在18世纪的中后期,具体时间为清朝乾隆年间,大约在1760年至1801年。他的一生虽短暂
曹大荣,字蓉三,初字步云,晚字蓼子,是清代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江阴城南的地域,并在当地享有盛名。曹大荣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其诗作《登浮图》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 曹大荣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而且风格多样,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他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在18世纪的中后期,具体时间为清朝乾隆年间,大约在1760年至1801年。他的一生虽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