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
这首诗的译文是: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竹径来三友,清幽半在君。 抛书为对客,把酒好论文。 青苔过雨后,独鹤向人群。 携手欲同去,相看日未曛。 注释解释如下: -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秋天前约定靠近城市的凤里,前往周子的竹林花园。 - 竹径来三友,清幽半在君:竹林的小径中来了三位朋友,其中一半时间都是清净幽雅的。 - 抛书为对客,把酒好论文:扔下书本与客人交谈,端起酒杯讨论诗文。 -
【注】初到石湖:作者初次到访石湖。皎皎空中石,结茅俯青溪:石湖中有许多石头,诗人在石上结茅屋。 鱼游新月下,人在小桥西:月光下鱼儿在溪中游动,诗人站在小桥的西边。入室呼尊酒,逢春信马蹄:走进屋子喝着美酒,春天到来骑马而来。 因依如可就,筇竹正堪携:像这山林景色一样可以长久居住,筇竹正好可以用来携带。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王定国(字定国)的赠答。诗前四句写石湖景色,中间两句叙与定国的交往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贽的《童心说》。以下是诗句及译文的对应解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markdown 译文 既然已经用闻见的道理作为心,那么所言者都是闻见的道理之言,非出自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不是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译文】 《六经》、《语》、《孟》,不是史官过于褒扬的言辞,那么就是臣子极力赞美的语言。又不然,则是迂阔的弟子、懵懂的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到后面而遗落前面,随其所见,写在书上。后学不察,便以为出自圣人之口。确定地将其定为经典,孰知其大多数不是圣人之言呢。纵使是圣人所作,也不过是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那些懵懂的弟子、迂阔门徒。医药假病,难以定执,难道可以轻易地认为这是万世至论吗?那么
童心说 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古人聊自遣,此语总非真。 学问多奇字,观书少斫轮。 何时策杖屦,共醉秣陵春?
疏钟夜半落云房,今夕何由见武昌。 流水有情怜我老,秋风无恙断人肠。 千年芳草题鹦鹉,万里长江入汉阳。 大别原非分别者,登临不用更悲伤
烽火城西百将屯,寒烟晓爨万家村。 雄边子弟夸雕鞯,绝塞将军蚤闭门。 傍海何年知浪静,登坛空自拜君恩。 云中今有真颇牧,安得移来觐至尊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 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 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 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 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 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 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