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如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曰:“ 此难能也。子欲闻乎?”公子曰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夫九流百氏,为说不同。延阁石渠,架藏繁积,周流极源,颇难寻究。披条索贯,日用宏多,卒欲摘其菁华,采其旨要,事同游海,义等观天。皇帝命代膺期,抚兹宝运,移浇风于季俗,反淳化于区中。戡乱靖人,无思不服,偃武修文,兴开庠序,欲使家富隋珠,大怀荆玉。以为前辈缀集,各抒其意,流别文选,专取其文,皇览遍略,直书其事,文义既殊,寻检难一。爰诏撰其事,且文弃其浮杂,删其冗长,金箱玉印,比类相从,号曰《艺文类聚》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 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 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 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唐潭州临湘人,字信本,一字少信。 欧阳纥子。 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 唐太宗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善书,初学王羲之,而险劲过之,世称“欧体”,又称“率更体”。 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与裴矩、陈叔达合撰《艺文类聚》。 有碑帖。 生卒年
唐潭州临湘人,字信本,一字少信。 欧阳纥子。 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 唐太宗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善书,初学王羲之,而险劲过之,世称“欧体”,又称“率更体”。 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与裴矩、陈叔达合撰《艺文类聚》。 有碑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