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
悟南柯 白露三秋尽,清霜十月初。群花零落共萧疏。唯有重阳,嘉景独魁梧。 烂漫真堪爱,馨香不可辜。人人皆插满头敷。试问乔公,簪着一枝无。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第一句“白露三秋尽,清霜十月初” - 时间描写:通过提及“白露”和“清霜”,诗人捕捉了秋季的凉爽气息,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深秋景象。这些自然元素不仅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重阳佳节。 2.
【注释】 (1)神仙风范:指仙人的风范。长生门户:指修炼成仙的门径。 (2)道德为基:以道为根本,即道家思想。 (3)余外万般:除此以外。 (4)留心一念:专心致志于一点。 (5)真教:指真正的道法。 (6)自上古轩辕:从上古黄帝时代起。轩辕,黄帝的别称。 (7)龙驾齐飞:神话传说中,黄帝乘着龙车与天帝同游。 (8)代代相传授:历代相传。 (9)至今日:到今天为止。 (10)尽归依:都归向它。
留客住修道 四元遇。过华山、共临秦地,咏歌谈笑,暗阐重阳佳趣。无为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间阻。东连海上,奋三公高义,大开门户。教行普。 叹我离群,忘形慵举。内省无愆,外患何忧何惧。三光盛衰,交变万化,恩害相生天地数。留身且住。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注释: 四元遇:遇到四位仙人。 过华山、共临秦地:经过华山时,一同来到秦地。 咏歌谈笑:吟诗作乐,谈笑风生。 暗阐重阳佳趣
【注释】 虚空:这里指虚无。 照耀:光辉照射。 明如镜:明亮得像镜子一样。 弱头头:柔弱的头头,即指软弱的人。 随逐(zhu zhú):追随。 形影:形体与影子,比喻相似或一致。 稍错:稍微有点差错。 提正:纠正错误。 佗人:其他的人。 谗报:诬告和诽谤。 浑虚:全部虚假。 无证:没有证据。 切告:恳切地告诫。 后:后代或后来的人。 休听:不要听信。 默默:沉默寡言。 贤圣: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解析】 此词写夏日避暑的闲适心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显情,以情衬景,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全词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用笔空灵,意蕴隽永,是一首具有独特风格的小词。 “仙院深沉古柏青”:仙院幽深寂静,古柏苍翠欲滴。 “森森寒影拂苔轻”:森森的柏树,在清凉的风中,轻轻摇曳在湿润的苔藓之上。此处“森森”“拂苔”“轻”三个词语,将画面定格在了一片清新、宁静之中。 “萧条终日爽人情”:整天里
译文: 剑树刀山的雪刃横陈,千磨百炼生死之间。哀声中流血艰难登天, 针刺着身还感到疼痛,钢锋割开本性无非痛苦,如何淫欲不修行? 注释: 退道:指佛教中的“六度万行”。这里泛指修行。 剑树刀山:比喻修行过程中的种种磨难。 雪刃:形容刀山锋利如雪。 死还生:生死轮回,生死不断。 哀声:此处可能是指修行人发出的声音,表示内心的痛苦和悲苦。 流血苦难登天:意指在修行的过程中,要经历种种考验和折磨
【注释】 浩浩尘埃境,翩翩幻化躯。中情不解了须臾。任意奔波,颠倒走崎岖。 逗引中丹坏,销靡内藏虚。悲愁灾患共萦纡。百便千方,医疗不能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来讽刺当时社会对人的剥削和摧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怒谴责。 首句“浩浩尘埃境”,用来形容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充满了尘世的喧嚣和繁华。次句“翩翩幻化躯”,则进一步描绘出人们在这个繁华世界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题要注意审题,结合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要逐句翻译,最后附上赏析。 本首诗为作者在故人的别后闲吟之作。全诗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清雅的山水画图:云溪之旁有一棵孤独的松树,诗人独自一人在那里静观卦象。接着五、六两句,作者以“清风皓月”来比喻自己超群绝伦的才华
【译文】 过去种下了良因,今生是福地,虚空感、上真加卫。开坛阐化,垂恩普济。一个月中在中建成三会。 到了日期相呼,临时莫避。乘斋且、散心游戏。家中不足,眉头长系。也则是、浮生过了一世。 【注释】 1. 恣逍遥:任意自由地享受快乐。 2. 昔种良因:指过去的善行或好因缘。 3. 今生福地:指现在所处的环境充满了福分。 4. 虚空感:感到虚空的神秘。 5. 上真:指道教中的神仙。 6. 开坛阐化
悟南柯 烂漫黄金蕊,轻盈白玉枝。重阳留得下元时。 醮谢星官,特地献真师。 注释: - 烂漫黄金蕊:形容花朵色彩鲜亮,犹如黄金般耀眼。 - 轻盈白玉枝:形容树枝纤细柔美,宛如白玉般光滑。 - 重阳留得下元时:指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可以留下一些时间来庆祝和享受节日的乐趣。 - 醮谢星官:指的是向星官(古代神话中负责观测星辰的神仙)祈求祝福。 - 特地献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