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节
出塞何须问画师,芳名至竟重华夷。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 诗句释义 1. 出塞何须问画师:“出塞”指的是离开国都,前往边塞地区。“问画师”则暗示了对画卷中描绘的边塞景象的疑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观点,指出真正的边疆景色并不需要通过画家的绘制来呈现,它本身就充满了真实与震撼力。 2. 芳名至竟重华夷:“芳名”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或声誉,“至竟”意味着究竟、到底
【注释】 鸢:即鹰。高飞不必羽毛丰,天衢:天空。云路:云端的道路。榆荚雨:榆树的果实落下来像荚子一样。振翰:指展开翅膀。蟠泥:盘旋在泥沼中。 【赏析】 《风鸢》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鹰为喻,写鹰能高飞,不受羽毛丰满的限制;写鹰能腾云驾雾,不受尘世阻隔;又写鹰有垂翅和振翰两种姿态,都离不开儿童之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独立不羁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首联“人巧由来夺化工
人巧由来夺化工,高飞不必羽毛丰。 天衢纵与凡尘隔,云路能教线索通。 垂翅只愁榆荚雨,振翰还籍柳丝风。 蟠泥升汉须臾事,都在儿童掌握中
许节是清代诗人。 许节,字亮旉,广东省新会人,其生活年代主要在清初,以隐居不仕和父子之间的诗唱和而闻名。他与父亲许绶共同致力于诗歌创作,留下了不少佳作。他的诗作中不乏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例如,《鸣和集》中的诗句“醉陪林下宴,素月海门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除了个人的创作外,许节还与父亲的其他作品一起被整理出版
许节是清代诗人。 许节,字亮旉,广东省新会人,其生活年代主要在清初,以隐居不仕和父子之间的诗唱和而闻名。他与父亲许绶共同致力于诗歌创作,留下了不少佳作。他的诗作中不乏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例如,《鸣和集》中的诗句“醉陪林下宴,素月海门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除了个人的创作外,许节还与父亲的其他作品一起被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