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何须问画师,芳名至竟重华夷。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

出塞何须问画师,芳名至竟重华夷。

六宫粉黛知多少,老死长门却怨谁。

诗句释义

  1. 出塞何须问画师:“出塞”指的是离开国都,前往边塞地区。“问画师”则暗示了对画卷中描绘的边塞景象的疑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观点,指出真正的边疆景色并不需要通过画家的绘制来呈现,它本身就充满了真实与震撼力。

  2. 芳名至竟重华夷:“芳名”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或声誉,“至竟”意味着究竟、到底。“重华夷”则强调这种美好和声誉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扬。这里诗人可能在赞颂明妃(王昭君)的美名远播四海,她的事迹被传诵为民族英雄的典型。

  3. 六宫粉黛知多少:六宫中的女性代表后宫佳丽。“粉黛”是古代女子妆容的代称,“知多少”则是询问这些后宫女性的数量,反映了宫廷内女性之多,同时也隐含了她们命运多舛的意味。

  4. 老死长门却怨谁:“长门”是指汉代陈皇后所住的宫殿名,后来成为失宠宫女的象征。诗人通过提到这些失宠的宫女,表达了对这些女性的同情和哀叹。这里的“怨谁”表明了她们对于自己不幸命运的不满和怨恨。

译文

出塞之时,无需再询问画家如何描绘边疆风光;王昭君的美好名声已经传遍中华大地。然而,后宫中众多如花似玉的女子,最终却因长门之怨而命丧黄泉。

赏析

《明妃》一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传奇。诗中的“出塞何须问画师”表达了诗人对实际边疆生活体验的重视,而非依赖文人的描绘。而“芳名至竟重华夷”则揭示了王昭君名字的远播及其所代表的民族尊严。“六宫粉黛知多少”和“老死长门却怨谁”部分则深刻描绘了后宫女性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的情感困境。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古代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对人性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