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其一】 1. 老去松心见后雕:岁月流逝,人到晚年才显示出锐气。 2. 危时出处故超超:在困难时期,能够超然物外,保持高洁的志节。 3. 一生谢朓长低首:谢朓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文采斐然闻名,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常低头沉思,表现出一种内敛的美。这里比喻自己一生都在追求文学艺术的高远境界。 4. 五斗陶潜不折腰: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隐士,以田园生活和高尚品德著称
《叔子病起寄诗招游黄山》 注释: 1. 病馀意气尚骞腾:病后余下的意气仍高昂不屈。骞腾,指飞扬。 2. 想见花间着语能:想象着在花丛中吟诗作词的才华。想见,表示希望或想象中的出现。花间,指花丛、花卉之间。着语,指吟诵诗句。 3. 老手诗中识途马:比喻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有如经验丰富的人一样在诗中指点迷津。老手,指经验丰富的人。识途马,比喻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和见解。 4. 壮心酒后脱韝鹰
寻诗 寻诗争似诗寻我,伫兴追逋事不同。 巫峡猿声山吐月,灞桥驴背雪因风。 乐通得处宜三上,酒热钩来复一中。 五合可参虔礼谱,偶然欲作最能工。 译文 寻找诗歌时,不如诗歌去寻找我吧。 我独自欣赏自然之美,与诗人的志趣不同。 在巫峡,猿声仿佛从山中涌出,月光洒满大地。 灞桥旁,我骑着驴背,感受着雪花随风飘散。 当心情愉悦时,不妨多读几遍诗歌以加深理解; 当饮酒畅快时,再次品读诗歌也无妨。
诗句原文: 徙影留痕两渺漫,如期老至岂相宽。 迷离睡醒犹馀梦,料峭春回未减寒。 耐可避人行别径,不成轻命倚危栏。 坐知来日无多子,肯向王乔乞一丸。 注释翻译: - 徙影留痕两渺漫:形容时间如同流水般悄然流逝,留下的痕迹模糊而又深远。 - 如期老至岂相宽:按照自然规律,人终究会衰老,但岁月并不能因此而有所宽容。 - 迷离睡醒犹馀梦:在睡眠和觉醒之间,梦中的景象依然清晰地留在记忆中。 -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再示叔子:这是给朋友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可能是在信中表达对某个人的思念或者希望对方回信。 2. 卑无高论却成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的见解不高,但却有其特殊之处。这里的“卑”指的是平凡、普通,而“高论”则是指高深、卓越的言论。 3. 出处吾心了不疑:意思是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对自己的处境和选择毫不怀疑
诗句释义 1. "野塘水慢浮牛鼻,古道尘旋没马头。"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在野外的一个小池塘里,水面平静得几乎能浮起牛的鼻子。而古道上,尘土被风吹得旋转,仿佛能遮住马匹的视线。这里的“牛鼻”指的是牛喝水时用嘴插入水中的动作,形象地描述了水的流动状态;而“古道尘旋”则形容了道路上尘土飞扬的景象。 2. "亟待清风屠宿暑,便能白露沃新秋。" - 这句诗表达了对清新空气的渴望
【其一】 别犹相忆睡全忘,目语心声两渺茫。 情感最生疏,身体却异常亲密;与君共枕而眠,却感觉如同梦境中不同的景象。 注释: - 别犹相忆睡全忘 - 即使分别了,彼此的思念依然让整夜的睡眠变得模糊不清。 - 目语心声两渺茫 - 虽然眼睛能看到对方,但心里的交流却是如此遥远和不可见。 - 情感最生疏,身体却异常亲密 - 尽管两人之间没有言语交流,但他们的身体却以一种非常亲密的方式相互依偎。 -
``` 归来抖擞泥沙障, 与我京尘较孰多。 【注释】: 秣陵杂诗:指钱钟书的《秣陵杂诗八首》,这是一组现代诗歌,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归:归来,回到某个地方。 抖擞:抖动、整理的意思。这里指收拾心情。 泥沙障:比喻纷乱的世事。 京尘:指京城中的繁华世界。 孰多:谁更多。 【赏析】: 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归来抖擞泥沙障"
诗句解读: 1. 哀若渠四首 - 这是一首关于悲伤的四首诗,可能是作者对某事或某些人表示哀悼。 2. 吾闻蜀有鸟,催归名子规 - 作者提到在蜀地(古代四川)有一种叫做“子规”的动物,这种鸟的声音能促使人们归家。 3. 魂气无勿之 - 这里可能是指灵魂或者精神没有归宿的地方,即指那些无法安息的人。 4. 为鬼庶能归 - 在这里,“归”指的是灵魂能够回归到自己真正的家
向觉明[达]属题Legouis与Cazamian合著英国]三首 【其一】 火聚刀林试命回,又敦夙好拨寒灰。 荒城失喜书棚在,也当慈仁寺里来。 【注释】 火聚:火光聚集,形容火焰燃烧的壮观景象。 刀林试命回:在刀林中试验生命,比喻经历生死考验。 又敦夙好:再次重申以往的友情。 拨寒灰:熄灭了多年的火焰又重新燃起。 荒城失喜书棚在:荒废的城池中找到了喜欢的书籍。 也当慈仁寺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