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送通上人归上高 其二 一筇归去旧庵居,卧听修廊吼木鱼。 寄语堂头老尊宿,祇题数字答君书。 注释: 筇(qióng):竹子的茎。筇竹,即筇竹。 修廊:指寺院中长长的廊子。 木鱼:佛教僧人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形似木鱼,故称。 祗: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一位名叫通上人的和尚回他的上高寺时写下的。全诗表达了对这位和尚离别时的不舍和对其归来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一筇归去旧庵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比较哪一个最符合诗句意思。此题中需注意以下字词的意象:“柴扉”、“白鸥”、“清溪”。“柴扉”指的是简陋的门。“白鸥”指白色的鸥鸟,这里借以比喻志士或隐者。“清溪”指幽静的小溪。“无俗韵”意为没有世俗的韵律。 【答案】 注释:篱笆门用茅草覆盖,柴草做的门扇半掩着
“黄四娘家花有声,杜陵野老最关情。恐遭江上春风恼,岂是哦诗太瘦生。”宋代诗人谢逸的《和智伯绝句·其三》中,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黄四娘家花有声”,这里的“黄四娘家”指的是位于长安附近的一个地名,而“花有声”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桂花:木犀,一种落叶灌木。花小而黄色,有香气。 凝酥:凝脂,指白霜。 黄:黄色的花瓣。 蔷薇:玫瑰。 清露:露水。 湿:沾湿。 裳:衣裙。 扫尽:扫除干净。 狂蜂蝶:即蜜蜂和蝴蝶。 天边:天边之外。 独:独自,单枪匹马。 伴:陪伴。 香:香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赞美桂花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
诗句释义: 第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 注释:描述的是重阳节那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风雨之中的景象。 - 赏析:此句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秋日里狂风暴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沉重的氛围。 第二句:“无奈黄花恼意香” - 注释:这里的“黄花”指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不拔。 - 赏析:诗人通过“无奈”两字表达了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菊花的香气在雨中显得更加浓烈,反而更添了一份愁思。
【解析】 “满城风雨近重阳”意思是:整个城市都在下着雨,而天气又渐趋转凉,仿佛是重阳节的临近。 “安得斯人共一觞”意思是:怎样才能找到像他一样的人,一起在秋天喝上一杯美酒呢? “欲问小冯今健否”意思是:想要问问小冯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云中孤雁不成行”意思是:云中的大雁排成了一字长蛇阵,但其中一只已经掉队飞走了。 【答案】 译文: 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细雨之中,好像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
注释: 仲邦惠菊花诗以戏之 重阳节登高赏菊,菊花未凋残,霜花仍然带着寒香。 不要以为菊花开得烂漫没有用处,它那美丽的花色仿佛可以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时写给仲邦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秋日菊花的描绘,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和陈倅灵壁寄莹中二首其二 赏析 风搅张园万木摇,黯然分袂客魂消。 更无余念留胸次,但有孤忠报圣朝。 千里烟波舟泛泛,百年事业古寥寥。 新诗吟就谁能写,安得巴东遇李潮。 注释 1. 风搅张园万木摇: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如同张园内万木在风中摇曳。 2. 黯然分袂客魂消:指分别时感到悲伤,使灵魂也感到失落。 3. 更无余念留胸次:没有留下多余的思绪或想法,表明心境的清静与纯粹。 4.
《和智伯绝句 其一》是宋代诗人谢逸的作品,通过学习此诗,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 平生学道慕裴休: 描述诗人一直以来的志向和理想,即效仿唐代著名高僧裴休,追求精神上的高尚境界。 - 投老无心赏莫愁: 诗人在年老时不再关注世俗的欢乐,而是专注于修行与自我提升。 - 特买扁舟载明月: 诗人选择购买一艘小船,目的是为了在夜晚能够观赏到明亮的月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夜兴”,然后浏览全诗,抓住关键句、关键语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注意从炼意角度去考虑,要抓住关键词“夜”字。 【答案】 译文:夜色降临梧桐叶落满东墙,庭院中风清月明枕席冰凉。梦醒时远处寺庙里传来疏钟,池水里明月映照出芰荷香气。注释:①梧桐:这里指院中的梧桐树。落叶:叶子飘落。覆: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