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铜仁秋感和刘丙孙六首其五》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隙火飞虫入,庭隅树影生。 月光经雨淡,岚气入秋清。 南味疏鲑菜,西风到鲙橙。 可怜乡梦断,戌柝正三更。 注释与赏析: - 隙火:指微弱的火光。 - 飞虫入:描述秋风中飞舞的虫子。 - 庭隅树影生:庭院角落树木的影子显现出来。 - 月光经雨淡:月光经过雨水显得暗淡。 - 岚气入秋清:山间的雾气进入秋天,变得更加清新。
诗句:居民窜崖谷,颜状类麇䴥。 译文:百姓被迫流亡,他们的面容酷似山野中的麋鹿。 注释:居民:指百姓。窜:流亡。颜状类麇䴥:面容像山野中的麋鹿。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百姓的困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人民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画面,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注释】 槟榔:一种植物,产于热带雨林。 瘴疠:南方多湿热,易患疾病。 开辟得奇功:开辟了一片新领域。 远客:指远离家乡的客人。 熏颜醉:用槟榔熏脸使人面带笑容。 论口:谈笑。 香回金醴液:比喻槟榔香味像美酒一样醇厚。 清漱玉川风:形容槟榔的味道清新爽口如玉泉水。 经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 谁怜庾信同:没有人同情庾信的心情。庾信,南北朝时南梁诗人,后因国破家亡流落北方。 【赏析】
和答彭南陔长沙除夕见寄原韵 薄游依地主,归计几时成。 老被妻孥累,贫衔故旧情。 绿尊消夜浅,白发竞春生。 乱后飘飘迹,能无感北征。 注释: 和答:应和对方的作品。 彭南陔: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亲戚或熟人。 长沙:指当时的湖南长沙地区。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古代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见寄:收到别人寄来的信。 原韵:用对方诗的原韵作的回应。 薄游:轻快地旅游。依:依靠。 归计:回家的计划
【注释】 1. 承平:承袭太平,指恢复安定。 2. 推:占据。旧镇:指旧时的军事要塞。 3. 设险控西南:设置险阻以控制西南地区,即扼守险要之地。 4. 水势全趋楚:水流全部流向楚国。 5. 山形尚带黔:山的形状还带有贵州的地貌特征。 6. 破城:毁坏城池,这里代指战乱后的城市废墟。 7.古观废成庵:古代的观宇已经废弃,变成了庵庙。 8.即事多兴废:眼前的事情大多经历了兴衰。 9.兵戈实厌谈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及手法的把握。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中重要词语或句子来理解。“蛮酒钓藤名”,意思是说蛮族的酒是藤上酿造的,名字就叫“咂酒”,“咂”为汉语词,意为品尝;“乾糟满瓮城”,意思是说干糟酿满了酒坛子,装满了整个城;“茅柴输更薄”,意思是说用茅草烧火煮饭,火苗很微弱;“挏酪较差清”,意思是说用羊奶做成的奶酪比较清淡,不如北方的乳制品醇厚;“暗露悬壶滴”
【注释】 得:收到。家信:指家书。吉礼:吉庆之礼。除丧后,悲欢意各真;丧事完毕之后,人们才感到欢乐,各自恢复了真情。他时:将来。怜弱稚:怜惜年幼无知的人。此句意为,将来要怜惜那些年幼无知的人。此举:指此举动。慰先人:抚慰先辈。合称贫:应该称其为贫穷。朱陈:古代两个姓的人家联姻成婚称为“朱陈”,此处指两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收到妻子家书之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妻子家事后的喜悦之情
寒食看海棠 不见秋千架,榆烟火又更。 转防花笑客,真觉雨无情。 绮句红纱护,微风翠幄迎。 万山樵采尽,怜汝独倾城。 注释: 1. 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扫墓祭祀、踏青游玩的节日。 2. 见:看见,见到。 3. 秋千架:指游乐的设施。 4. 榆火:指在榆树上点燃的火堆。 5. 转防:突然之间。 6. 绮句:美丽的诗句。 7. 红纱护:用红色的纱巾保护。 8. 微风:轻轻的风。 9. 翠幄
【注释】 ①次谷兄:指黄次谷。粤西,指广东、广西一带。先伯父:指黄叔度的父亲。扶:扶持。榇(chèn):灵柩。归:归来。二首:这是第二首。其一:第一首的简称。 ②涕泗(tì sì)纵横:眼泪纵横,流个不停。泫然,泪下的样子。 ③乱离:动乱离散。子孝:儿子孝顺,指黄叔度的儿子黄宗炎。 ④天怜:上天同情怜悯。 ⑤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⑥魂惊:灵魂受到惊吓。瘴疠(zhàng lì)
诗句释义 1 溪浑三尺雨 - 描述雨水浑浊到了可以与河水混合的程度。 2. 马渡一汀烟 - 描绘了一片朦胧的烟雾笼罩在小舟上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3. 径转长防虎 - 暗示着行走时需要时刻小心,以防遇到猛兽或不测。 4. 沙平忽有田 - 描述了一种意外的景象,原本平坦的沙地突然出现了农田,让人感到惊讶和欣喜。 5. 断云依岫险 - 形容云层断裂后,仿佛山峦般险峻,有一种壮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