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注释】 ①铜仁:今贵州铜仁。黔:指贵州省。 ②关城:这里泛指古时边塞的城堡。接楚邦:指与楚国接壤。 ③乱山争戴石:乱石中,有的好像在争相向高处耸立。 ④细水亦名江:细小清澈的流水也称为长江。 ⑤远燧:远处的火把。苗砦:古地名,位于现在湖南西部。孤灯:一盏灯火。冷客窗:寒冷的窗户。游屐不成双:不能双双游览。屐:木屐。游屐:行走用的鞋。成双:指可以一起游玩。 【译文】 风物变迁着贵州省境
注释: 枇杷门外路,降表是前驱。 枇杷门指的是荆州的城门,降表是向朝廷投降的书信,这里指刘备向曹操投降。前驱表示在前面开路的人。 建业无王气,湘东只霸图。 建业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国都,没有帝王之气;湘东只是霸主,没有真正的王道。 占星忧客位,给札笑家奴。 占星是指占卜,忧客位表示担心自己的位置不稳固;给札是写信,笑家奴表示嘲笑自己的家丁仆人。 秋草荒郊遍,元陵问有无。 秋草指的是秋天的草
午日沅州道中 一年传旅食,吴楚隔干戈。 蛮果枇杷熟,山花躅踯多。 蒲鱼乡国味,风雨客程歌。 佳节今朝是,谁知马上过。 注释: 1. 一年传旅食:一年里都在四处漂泊,过着流浪的生活。 2. 吴楚隔干戈:吴地与楚地被战争分隔开来。 3. 蛮果枇杷熟:指的是南方的水果枇杷成熟了。 4. 山花躅踯多:山间的花朵繁茂盛开。 5. 蒲鱼乡国味:蒲鱼是家乡的味道,国味通常指家乡的特产或者家乡的味道。 6.
注释: 1. 干戈地:用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充满了杀伐之气。 2. 骨肉恩:形容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3. 畏虎:害怕老虎,比喻对危险的事物感到恐惧。 4. 那得穷无恨:指没有遗憾,没有后悔。 5. 唯应醉勿论:只有醉酒才能忘却一切烦恼,不讨论这些事。 6. 如何连夕话:为什么总是谈论这些话题。 7. 多半是田园:大部分都是关于田园生活的话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见到老朋友之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郭外于菟穴”:城外兔子的窝穴。“城中跋扈兵”:城中是横行霸道的兵。注释中要注明“郭外”、“城中”指代的对象。 “几时除猰㺄,终日逐鼯鼪”:什么时候才能除去这些恶兽(猰貐、麞鼠)?一天到晚追逐着它们。注释中要注明“除”“逐”的对象。 “警急传鸡羽,悠扬听角声”:紧急时刻传来了公鸡报晓的声音,悠扬地听着号角的声音,注释中要注明“警急”“悠扬”的描写对象。
铜仁秋感和刘丙孙六首 其二 吾亦疑天意,人间事渺茫。 阵云秋易结,驿路晚偏长。 鸡犬无安土,衣冠剩古妆。 少年靴裤好,轻薄笑蛮方。 译文: 我也怀疑这是天意,人间的事情是如此的渺小而模糊。 秋天的阵雨容易形成,而漫长的驿路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延长。 家畜没有固定的住所,人们的衣冠还保留着古代的样子。 年少的时候喜欢穿着靴子和裤子,现在却觉得这样的装束轻薄了,而且嘲笑那些蛮族的人。 赏析:
漾头司 云山狮口寨,风俗短裙苗。 两郡封疆错,孤城控制遥。 遗民收野芋,狭路入山椒。 怕见征南骑,临江叱驭骄。 译文: 漾头司位于云山狮口寨的西边,这里的风俗和服饰都是短裙苗族的传统。两个州份的边界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片广阔的区域,而这座孤零零的城池则坐落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遥远。这里的人们收集野芋作为食物,而狭窄的道路让他们只能进入山路中的辣椒树丛中。他们非常害怕看到南方军队的骑兵
【注释】 1. 偶游:偶尔游玩。东山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面的灵隐山麓,为南朝时梁代著名僧人慧理所建。 2. 草长忽无路:指寺庙周围野草丛生,道路难以辨认。 3. 重来迹已陈:指自己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原来的脚印和足迹都已经消失。 4. 寺贫僧乞食:指寺庙因为缺乏资金而难以维持,僧人只能向人乞讨食物。 5. 台古佛蒙尘:指寺庙中的佛像因年久失修而显得灰尘满布。 6. 兵火残碑劫:指战争期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赏析。 (5)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诗歌,了解其写作背景,然后把握其主旨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艺术手法,评价其效果。注意:不要只答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挖掘其内涵,并据此进行简要的赏析。 (6)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诗句释义: 1. 莫谩愁羁旅,南游计亦良。 - 莫谩愁: 不要徒劳地感到忧愁。 - 羁旅: 指旅途中的生活不易,常伴有思乡之情。 - 南游计亦良: 南游计划很好,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2. 主嫌芦酒浊,客爱野蔬香。 - 主嫌: 主人嫌恶(可能指的是酒)。 - 芦酒浊: 用芦苇酿制的酒味道浑浊。 - 客爱野蔬香: 客人喜爱野外的蔬菜,认为它们有自然的香味。 3. 珠米升舂雪,刀鱼寸缕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