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人才出,真从运数争。
苦心扶季汉,馀力到南征。
庙古寒鸦集,山高薄雪成。
渡泸缘底事,错莫笑书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赏析。
(5)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诗歌,了解其写作背景,然后把握其主旨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艺术手法,评价其效果。注意:不要只答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挖掘其内涵,并据此进行简要的赏析。
(6)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时,一定要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
译文:诸葛武侯祠
割据人才出,真从运数争。
苦心扶季汉,馀力到南征。
庙古寒鸦集,山高薄雪成。
渡泸缘底事,错莫笑书生。
赏析:
首联“割据人才出,真从运数争”,写武侯祠堂的兴盛。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他为刘备所重用,辅佐刘备建立蜀国立国,后被刘备追谥“忠武侯”。建兴十二年(234年),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希望他能辅佐后主,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受任于危难之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身许国的精神,使他成为后世人们心目中的忠臣楷模。“割据人才出”是说诸葛亮能够广揽贤才,使蜀国强盛。“真从运数争”是说他能够顺应天命而取得天下。
中间两联“苦心扶季汉,馀力到南征”,写武侯祠堂的历史变迁。诸葛亮在蜀汉时期,实行屯田政策,发展经济;又重视法治,加强军队的建设,整顿政治,发展文化;同时,他积极推行北伐计划,与曹魏争夺中原地区。这些措施使得蜀汉国力大增,军事实力也日益强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蜀国始终未能消灭曹魏政权。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六次北伐魏国,最终因粮草不继而不得不撤军。
末联“庙古寒鸦集,山高薄雪成”,写武侯祠堂的荒凉。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灭亡,他的祠庙也随之荒芜破败。“寒鸦”一词写出了祠堂周围环境的荒凉冷落,而“山高薄雪成”则进一步渲染出祠堂周围的凄凉景象。
尾联“渡泸缘底事,错莫笑书生”,写诗人的感慨。诸葛亮在世时,曾经多次渡过泸水,攻取南中地区。但后来诸葛亮逝世,他的遗志无人继承。因此诗人不禁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