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
注释: 妖言莫信传张恶,虚气休将碎唾壶。 借问闲窗静狐背,何如争胜击珊瑚。 译文: 不要相信那些妖言怪语,也不要用虚假之气去打碎唾壶。 借问你家的闲窗下,有一只安静的狐狸,你愿意让它背上这个名吗? 不如我们去争斗,去战胜别人,让我们的名声和地位都如珊瑚般珍贵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 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而《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是其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诗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拜访友人张子直,一同观赏盛开的花海,并借此机会写下几首关于春天和花的诗篇。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在程颢看来
【注释】 1. 草堂:指杜甫的茅屋。重云,即重云山,今属四川省。 2. 久厌尘笼万虑昏:长期厌倦了被尘土包围,感到心烦意乱。 3. 喜寻泉石暂清神:高兴地寻找泉水和石头来暂时使自己精神清爽。 4. 目劳足倦深山里:眼睛疲劳,腿脚疲倦,在深山中。 5. 犹胜低眉对俗人:仍然胜过低头对着庸俗的人。 【赏析】 《草堂游重云》是一首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的作品
注释: 1. 草堂长啸洞北回望大顶如列屏幛 译文:在草堂中长啸,然后向北回到洞口,回头望向远处的大顶山,好像一排屏风一样。 赏析:此句描述了诗人在草堂中长啸后,沿着山路向北行走,最终回到了洞口。他回头望去,看到了远处的山峦,它们像屏风一样排列着。这是对山势和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比到山前却不见盖为仙掌所蔽 译文:走到山前才发现没有看到山顶,原来是被仙人手掌遮住了
心闲不为管弦乐,道胜岂因名利荣。 莫谓冗官难自适,暇时还得肆游行。 注释:心不浮躁就不会被管弦乐器所吸引,道理高深不在于名利的荣耀。不要认为闲散的职位难以使自己感到满意,在闲暇的时候还可以四处漫游。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心闲不为管弦乐”意味着当心境宁静时,就不会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次句“道胜岂因名利荣”则进一步强调
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 功名不是关心事,富贵由来自有天。 任是榷酤亏课利,不过抽得俸中钱。 注释:功名和财富并不是我所关心的事,我更关注的是国家的繁荣富强。不管做什么生意亏损还是有利可图,我只从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俸禄收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和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深切关注。作者认为,功名和财富并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以“参差台殿绿云中”为起兴,描写了唐代成都草堂的景色。接着写草堂四周围满了郁郁葱葱的竹林和翠绿欲滴的山色,给人以清新之感,也暗示出诗人对隐居之地的喜爱之情。“四面筼筜一径通”,点出了草堂四周竹树环抱,只有一条小径可以通行。这两句既写出了草堂的地理位置,又烘托出其幽僻、清静的特点。“曾读华阳真诰上”,是说诗人曾经读到过有关仙人的华阳真诰,而仙居就在碧琳宫里
注释: 草堂在云层之上,白阁在东边,登上去与白云齐高。从上面朝上望去,群山突然低了下来。 赏析: 首句“南药东边白阁西”,诗人用笔轻点地点出草堂的方位:位于南面,东面有白阁,西边则是白云。这种写法使得诗境更为开阔,同时也为后文对登高所见的描写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登临身共白云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诗人站在高处,仿佛与白云融为一体,这既是对眼前景象的真实写照
【注释】 1.草堂:指杜甫的草堂,在成都。山偶成:即“山中偶成”,写诗人在草堂山作客时所作。2.襟裾:衣领和衣袖。3.三日绝尘埃:意为连续三天没有见到尘世的繁华。4.篮舆:古代一种轻便车子。5.首重回:意谓再次回到草堂。6、不是吾儒本经济:意谓自己并不是儒家的经世派人物。7、等闲争肯出山来:意思是说,即使是有才干,也不会轻易地出来做官,因为自己并非经世派。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草堂山作客时所作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张子直:即张籍,字文昌,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 承:这里指张子直的书房或书舍。 学舍五首:即《学舍行》。这是一组以“学舍”命名的作品。 【赏析】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故重阳为阳节;又因九九八十一,为阳数之极,故重阳亦为阴节。古人有在这一天登高远足、游山玩水的习惯。此诗当是作者于重阳节日拜访好友张子直时所作。 桃树李树都飘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