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成修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忝科名,只为老年娱晚景 - 关键词:肖、贤、科名、娱晚景 - “子未必肖”,意指儿子可能不肖(即不出色或不够优秀),“孙未必贤”,意指孙子可能不贤(即不够杰出)。“屡忝科名”,意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并失败,意味着尽管有努力,但未能取得显著成就。“只为老年娱晚景”,意指晚年追求的只是娱乐,而不是追求名利或地位。 - 译文: 我的儿子可能不聪明
诗句 1. 年方弱冠便登科,有何难哉,亦是逢场作戏: - 年方弱冠 - 古代用语,意指20岁左右。 - 便登科 - 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有何难哉 - 表示没有什么困难。 - 亦是逢场作戏 - 意指只是一时的表演,没有真正的意义或重要性。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豁达和乐观态度。即使年轻有为,也不过是暂时的舞台表演,不必过于在意。 2. 寿寓百龄重宴尔,自云幸矣
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忝科名,只为老年娱晚景; 夫岂能刚,妻岂能顺,重谐花烛,幸邀天眷锡遐龄。
年方弱冠便登科,有何难哉,亦是逢场作戏; 寿寓百龄重宴尔,自云幸矣,便教舞彩为欢。
冯成修是清代的诗人。 冯成修(1702~1796年),字达夫,别号潜斋,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丹灶梅庄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诗才在青年时期便已崭露头角。 冯成修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放弃文学创作。清乾隆四年(1739年)他终于高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之后又改任吏部主事等职,直至乾隆十八年典试四川。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一度被召回京处理政务。然而
冯成修是清代的诗人。 冯成修(1702~1796年),字达夫,别号潜斋,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丹灶梅庄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诗才在青年时期便已崭露头角。 冯成修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放弃文学创作。清乾隆四年(1739年)他终于高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之后又改任吏部主事等职,直至乾隆十八年典试四川。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一度被召回京处理政务。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