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
秘阁伴直 秘阁锁书深,墙南列晚岑。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注释: 1 "秘阁"是指藏书之所,通常用于存放重要的书籍。"伴直"是陪伴在皇帝左右的意思。 2 "深"表示藏得非常严密和安全。 3 "晚岑"指的是山中较晚的山峰,此处形容晚秋时节的山景。 4 "吏人"指宫中的官员,"野鹿"比喻官吏们的行为像山中的野鹿一样自由。 5
【注释】 平楚:指平定中原后天下太平。干戈:兵器。失耦耕:失去了耕作的伴侣。登一第:中了进士。省诸兄:省视兄弟。树没:树已长成。春江涨:春天,江水上涨。人繁:人聚集。野渡晴:晴天下的乡村渡口。闲来:闲暇之余。学馆:私学。雪窗明:像雪一样的窗户明亮。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诗人送别同乡太学颜渊时所作。诗的前三联写景叙事,抒发感慨,后三联写情抒情,表达思念之意。
【解析】 1. “不归何慰亲”意思是:不回家又怎能安慰父母。“何”是代词,表“怎么”的意思;“慰”是安慰、抚慰的意思。译文为:不回家又怎能安慰父母。 2. “归去旧风尘”意思是:回到家乡后,又回到了过去那片尘土飞扬的地方。“归去”是回去的意思;“旧”是过去的,表示时间上的含义。译文为:回到家乡后,又回到了过去那片尘土飞扬的地方。 3. “洒泪惭关吏”意思是:惭愧关吏,洒下眼泪。“洒泪”指流泪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和语言表达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和重点词句进行赏析。 “春亦怯边游”,意思是春天也害怕去边远的地方游玩。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也怕去边疆。诗人以春天的胆怯来反衬自己对边地的向往之情。“此行风正秋”,意思是此次出行,正是秋天的好时节。诗人用“秋风”来形容秋天,既写出了时间,又表现了自己的心境。“别离逢雨夜”
送人之九江谒郡侯苗员外绅泽国寻知己,南浮不偶游。 湓城分楚塞,庐岳对江州。 晓饭临孤屿,春帆入乱流。 双旌相望处,月白庾公楼。 注释: - 寻知己: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 南浮不偶:向南漂泊却不得志。 - 湓城:古地名,指当时的浔阳郡治。 - 分楚塞:划分出楚国的边界。 - 庐岳:庐山,位于今江西省境内。 - 孤屿:孤立的岛屿。 - 春帆:春天的船帆。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前面有两根旗杆
这首诗是送别许棠先辈之官泾县的。首句“白头新作尉”,用“白头”来比喻人到老年,说明许棠已经年过半百;“作尉”即担任县尉,表明他刚刚被任命为泾县的县尉,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次句“县在故山中”,意思是说这个县就在原来的山中,也就是说,泾县虽然现在换了一个县官,但是这个县还是原来的那个县,没有改变。第三句“高第能卑宦”,意思是说即使是高位高官也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去做低级的官
【解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首联“为儒欣出守,上路亦戎装”,写送别的地点在城外,饯别的地方是郊外的官道上。诗人送别友人时,特意到郊外去为他饯行。 颔联“旧制诗多讽,分忧俗必康”:意思是说:过去朝廷的制度,大多是用诗歌来讽喻朝政的弊端;现在国家分忧解难的责任,一定会使百姓得到安乐安康。 颈联“开怀江稻熟,寄信露橙香”: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邺曹郎中:“我曾在江西作过几年的幕僚,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艰苦
灞岸草萋萋,离觞我独携。 【注解】:灞:水名,在长安东。灞岸:灞河岸边。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离觞(chāng):离别的酒杯。 【赏析】:灞桥是唐代长安城通往东都洛阳的交通要道,也是文人墨客饯别友人的地方。这首诗就是送进士卢棨东归时所作,表达了送别的依依惜别之情。 流年俱老大,失意又东西。 【注解】:流年:流逝的时间;老:衰老;失意:心情不舒畅。东西:方向;指去或来的方向。 【赏析】
【注释】 华(há)省:唐代御史台设三院,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故称“华省”。 何(wèi)惭:惭愧。 沧洲:水边的小洲。 沧洲失孤垒,白发出重围。沧洲:指汉阳的鹦鹉洲。白发:指年老的官吏。 苦节翻多难,空山自喜归。苦节:坚持廉洁。翻:反而。 悠悠清汉上,渔者日相依。悠悠:悠闲的样子。清汉:指汉阳江。 【赏析】 《从叔郎中諴》,崔铉,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进士及第,曾任殿中侍御史
【注释】1、泗上:指泗水郡,今山东省境内。2、壶关:即壶口关,在今山西永济县西。3、流年:岁月。4、残雪:指冬日未融的残雪。5、故城:旧城。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许彬时所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惜别之情。 第一层(前四句):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颔联写送别的时间与原因,颈联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色图,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第二层(中间四句):这一层主要是写友情深厚,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