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
诗句原文: 相庭留不得,江野有苔矶。 两浙寻山遍,孤舟载鹤归。 世间书读尽,云外客来稀。 谏署搜贤急,应难惜布衣。 注释解释: - 相庭留不得:在朝廷中无法留下,指无法在朝为官或未能得到重用。 - 江野有苔矶:长江边荒野上有长满苔藓的岩石。 - 两浙寻山遍:浙江和越州一带寻找了很多地方。 - 孤舟载鹤归:独自乘坐小船归来,象征诗人归隐之意。 - 世间书读尽:世上的书读得已经非常之多。 -
第一首: 自闻东蜀病,唯我独关情。 【注释】: 自闻:一作“自见”。闻:听说。 东蜀:指四川成都。 惟我独关情:只有我一个人在牵挂着你。 【赏析】: 此诗为作者悼念李洞而作。诗人得知好友李洞因病在东蜀(成都),于是写下了这组诗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怀念。全诗以“唯我”和“独关情”作为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第二首: 若近长江死,想君胜在生。 瘴蒸丹旐湿,灯隔素帷清。 【注释】: 若近
【注释】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解印:卸官回乡。五七字:指五言七言诗。道胜:道德修养好。宿馆:投宿驿站的馆舍。明:通“茗”,茶。吟船:指诗人乘坐的小船。越鸟:春秋时吴越两国,以产鸟为美,这里泛指故乡。柯:树木的主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所作。全诗分四联,每联四句。前两联写送别情景,后两联写归家后的生活。 第一联:“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意思是说:我辞官返回家乡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注释。解答时,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南游曾共游”,这句是说,我们曾经一起南游; “相别倍相留”,这句是说,离别后我更加留恋你。 “行色回灯晓”,这句是说,出行时天色已晚,灯光在黎明前闪烁; “离声满竹秋”,这句是说,离歌在秋天的竹林中回荡; “稳眠彭蠡浪”,这句是说,在彭蠡湖上安稳地睡觉; “好醉岳阳楼”,这句是说
【注释】 1. 平昔:平日,平时。偏知我:特别了解我。司勋张外郎:司勋,官署名,指中书省的秘书省,主管典籍。员外,唐代官职的一种加衔,表示超出正职以外另加的一种官衔,无实际权力。2. 昨来:近日。俶扰:纷乱不安。3. 忧甚欲颠狂:忧愁之极,想发疯发狂。4. 烟暝:烟雾弥漫的样子。5. 春阴赖酒乡:春天的阴霾,依靠美酒消愁。6. 江楼倚不得:不能依傍着江边的高楼。7. 横笛数声长
【注释】 岁晏:指年老。乐园林:指山林。维摩:梵语,意译为“净名”。即维摩诘,古印度人,姓摩诃末陀。南朝梁时僧人。据《维摩诘经》载,其人以净名闻于世。 契:投合、契合;道心:佛家称修行者对真理的信仰和追求。 江云寒不散,庭雪夜方深:庭前积雪在月明之夜显得更深更黑,如同银装素裹一般。 酒劝渔人饮,诗怜稚子吟:劝酒给捕鱼的人喝,怜爱小孩子们诵读诗歌。 四郊多垒日,勉我舍朝簪:四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
这首诗是王驾校书写给友人的一首和韵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次韵和王驾校书结绶见寄之什 - 直应归谏署,方肯别山村。 - 直应归:直接响应或同意返回。 - 谏署:古代官署之一,负责向皇帝进谏建议。 - 方肯:才愿意、才答应。 - 别山村:离开乡村隐居的地方。 译文:我应许了回到朝廷的谏议署,才会愿意离开乡村隐居的地方。 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 - 勤苦常同业:勤奋努力,总是在一起合作。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如何抛锦帐,莲府对莲峰。 - 注释:如何抛,表示惊讶或惋惜的情绪;锦帐,形容华丽的床帐;莲府,比喻高雅之地;莲峰,指莲花般的山峦。 - 译文与赏析: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心中充满了不舍。 2. 旧有云霞约,暂留鹓鹭踪。 - 注释:云霞约,指天上的景象;鹓鹭踪,比喻贤才的足迹;此处指诗人暂时停留。 - 译文与赏析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 在异乡的旅途上寄书于我朝中的叔父。 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 秋天的景色令人感慨万分,美丽如画的巴山大地。 独倚临江树,初闻落日蝉。 独自倚着江边的大树,初次听到远处传来的蝉鸣。 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 悲伤和荣耀都已成为过去,我在漂泊中思念多年的亲人。 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 不忍心就这样放弃,我的家人一定会感到遗憾和怜悯
注释: 男儿怀壮节,何不事嫖姚? 高叠观诸寨,全师护大朝。 浅山寒放马,乱火夜防苗。 下第春愁甚,劳君远见招。 译: 我生来就怀抱着壮士的豪情壮志,为什么不去效命于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呢? 我高高地堆叠起观察各军寨,整装待发,保卫朝廷。 在浅山里可以放马,夜晚要防备火灾。 我因为考中进士落选而感到深深的忧愁,所以特地请您前来看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