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释名 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霜。亦名灶突墨、灶额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流鼻血不止。用百划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 吐血。用百划霜末二钱,糯米汤送下。又方: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共研细,每服二钱,茅根汤送下。 齿缝出血。用百划霜末涂搽,有效。 妇女血崩。用百划霜二钱,拌狗胆汁,分二次服
释名 墼,音急。亦名煤赭。这是烧石灰窑中流结的土渣。质轻,色赭。 主治 治妇女鳖瘕(肿起如盘,不能躺卧,好象有鳖伏在身上一般),头上诸疮,红肿痰核等。用土研成细末,调菜油涂搽。肿渐消去,或破口流脓,病自痊愈。 治头上白秃瘌痢。用土四两、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共研为末,猪胆汁调匀,剃头后涂搽
释名 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气味 辛、微湿、无毒。 主治 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
释名 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爹泥。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用乌爹泥末吹进鼻孔。 牙疳口疮。用乌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处。又法:用乌爹泥、雄黄、贝母等分,研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 下疳阴疮。用乌爹泥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又方:乌爹泥一钱,真珠一分
释名 指古屋里的倒挂尘,亦名乌龙尾、烟珠。同时,要烧领烟尽,筛取末入药。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 吐泻。用梁上尘,滚汤泡过,澄清后饮之。 小便不通。用梁上尘二指撮,清水送下。 脱肛。用梁上尘和鼠粪烧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熏之。熏数次可愈。 喉痹乳蛾。用梁上尘、枯矾、好皂荚(以盐炒黄),等分研细,或向蛾吹去,或点在蛾上,都有效。 牙痛
释名 亦名蚓蝼、六一泥、蚯蚓粪、地龙粪。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热疟(恶寒轻,发烧重)。用蚯蚓泥和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丸子做成,在朱砂中滚一下)。每服三丸。忌食生冷。在蚯蚓泥里,加菖蒲末和独蒜做成丸子,亦有效。 伤寒谵语。用蚯蚓泥,凉水调服。 小便不能。用蚯蚓泥、朴硝等分,水调成膏,敷在脐下,即通。 小儿吐乳。用蚯蚓泥一两,研成末,空腹服,米汤送下
主治 用松土上的白蚁泥,同黄丹一起炒,炒黑后,研细,和香油涂搽恶疮肿毒,有效。
释名 垤,音迭,土堆之意。蚁垤土,又名“蚁封”。 主治 治孤刺疮。取土七粒和醋涂搽。死胎在腹,或胞衣不下。取蚁垤土三升,装布袋中,拓在产女胸下,死胎或胞衣自出
释名 凝水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附方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
释名 蜣螂,俗称推屎虫。蜣螂转丸,亦名土硝。 气味 咸苦、大寒、无毒。 主治 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甲状腺肿)以及一切瘘疮等。 附方 或用开水冲后只饮表层澄清的液汗,或烧成灰用酒冲服(如项瘿),或调水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