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译文:在书房的帷幕下,听到鸡叫,茶灶旁松木的声音和月色的影子向西。闲福很容易消磨成旧恨,单人被子愁绝晓禽啼。 注释:读书帷底夜闻鸡(帷:帘子): 在书斋里读书的时候,听见外面传来了鸡叫的声音。茶灶:用来烧水或煮茶的炉灶。松声月影西(松声:指的是松树的声音。月影西:指月亮的倒影映照着西方。): 茶灶旁松木的影子映在西面。闲福易销成旧憾(旧憾:指以前的遗憾、怨恨。): 悠闲的生活容易消磨成过去的遗憾
【注解】 百咏:泛指吟咏风月的诗,也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咏赞。苏堤:杭州西湖边一条长堤,因苏轼而得名。葑田:即葑田水,是苏州一带的一条河名,这里泛指太湖流域的水域。琉璃:古时指一种玻璃质、半透明的玉石。开山:指白居易,白乐天是他的号。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冬。此时诗人已六十七岁,但依然游湖赋诗,心情甚为愉快。此诗就是他游览西湖时所作《和梅花》组诗中的第六十三首
注释:山中的梅花,没有捷径可以借以休息。豹林的主人,谁去买下玉田肥美的梅花?人闲适的佳句,传诵的是高启的诗;袁安在翠微山下卧息,也不过是闲适的隐逸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的抒发。诗中描绘了一幅山中梅花的画卷:梅花不依附捷径,不去卖弄自己的美丽;山中的梅花也没有主人来买,只是静静地开放,等待着欣赏。这种闲适的、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而高启和袁安的故事
【注释】 从子:侄女。敉(mǐ):侄女名。遘闵(jù mǐn):遭受困苦。共命:同生死。七年:从侄女遘闵后,至作者窜身猺中时,七年过去了。不自以必生为谋:自己认为不可能活下来。必生:必然的、必须的、一定要活下去。因留侍伯兄:留下侍奉伯父。时序未改避伏失据:时局未变,躲藏起来却失去根据。掠骑集其四维:被掠的骑兵来到他的四周。间道往迎:从小路去迎接。已罹鞠凶矣:已经遭受到不幸了。悲激之下
【注释】 舞衣:跳舞时穿的服饰。冰绡:白色的丝绸。垂杨:杨柳。衒(xuàn)楚腰:炫耀美丽的腰身。罗袜:指女子所穿的丝袜,因罗纹而名。飏(yáng):飘飞。缘带(yuán dài):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物。头娇:指头上插着的簪子。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的风姿绰约。她身着舞衣,轻盈飘逸,犹如柳叶随风摇曳,美丽动人。她的笑容如梅花绽放,娇羞妩媚。她的纤足穿着丝袜,步履轻盈,仿佛是一朵盛开的梅花
这首诗出自《梅花百咏》,是和梅花百咏诗之一,其十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消息心知在别峰: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消息得知梅花的消息,它知道梅花的踪迹已经落在了其他山峰。"消息"在这里指梅花的香气,而"心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感知。 2. 南参烟水尚重重:这句诗的意思是,南方的山水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景色依然十分美丽。"参"在这里指的是观察、欣赏,"重"则是重复、重叠的意思。 3.
【注释】 蹑:踩。 带笑:笑着。 暄风:暖和的风。 贪授:随意赠给,赠送。 寻春客:春天里的游子。 怨别离:埋怨分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梅花开于墙角,与诗人不期而遇;次句写诗人欣赏这幽香淡雅的梅花,不禁手舞足蹈。三四句则以“闲情”二字点明题旨,说明诗人赏梅时心情舒畅,毫无拘束,完全陶醉在花的芳香之中了。末句以“不管高枝怨别离”收束全篇,表明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 从子:儿子。敉(mǐ):人名,不详。共命而活者:一同度过艰难岁月。七年顷:七、八年之间。窜身:躲避。猺(yáo):指少数民族。不自以必生为谋:不能认为一定会活下来。因:于是,就。留侍:留下来侍奉。伯兄:哥哥。时序未改:时间没有改变。避伏失据:躲藏失去了根据。掠骑集其四维(qī zhì):被抢杀的百姓聚集在四围。方间道往迎:正在路上前往迎接。已罹鞠凶(jū qiù)矣:已经遭受了不幸
注释:波斯匿王(即悉达多)不自知,恒河尚未改换雪色飘落在眉毛间。 流沙弥弥鱼虾少,惆怅滩头立鹭鸶。 赏析:诗人用“忍俊”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以波斯匿王自况。他虽然在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和痛苦,但他仍然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然而,他的这种心态并没有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认同。因此,他只能独自承受这种痛苦和煎熬。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波斯匿王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望。同时
故园的枝叶,记得君家的风采,兄弟姐妹都风流,笔花竞放。 五湖泛宅,你自远在天涯,相逢在长沙,庆幸有你。 注释:故园:故乡。 君家:指刘生之家庭。 兄弟:这里泛指刘生和其他人。 笔花:比喻书法作品。 泛宅:泛指游历四方。 犹幸:庆幸。 赏析: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刘生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故园枝叶记君家",用故园的枝叶来比喻友情,寓意着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次句"兄弟风流竞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