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注释】 湖北:今属湖北省。 茅斋:简陋的房屋。 松岛:即松林中的小岛,在湖北武昌东湖中。 轻棹:轻便的船桨。 谐素心:符合自己的心愿。素心,指清静无为之心。 因成四韵:于是写成了四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游历湖北武昌东湖,观赏自然风光,写下这首诗来记游。首联写景,二联写人,三联写事,末联点题,结构谨严,内容充实,语言简炼。 “湖北”是本诗的第一句。作者以“茅斋”自喻
【赏析】 这首七律,写山人闲适的生活。诗人用平实的笔触,描写了山中人的悠闲生活:他倚在枕上吟诗,边走边喝酒;睡觉时吟着诗,醒着时喝着酒,更没有什么可忧虑和计较的了。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下面八句是进一步写山中人的生活。“贫来犹有故琴在”:即使贫穷,也还有那把老掉牙的琴,用来寄托情怀。“老去不过新发生”:年岁虽大,但心性却依旧年轻,仍能像年轻时那样有所追求。这两句表现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逐句解读诗句的内容,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抓住诗眼,理解诗歌内容。 此诗是一首羁旅怀乡之诗。第一句点明时地,写在旅途中举目四望,虽然景物与自己家乡不同,但所感之情却相似;第二句写诗人的思念故乡之情犹如故山一样深厚。第三句写诗人看到孤零零的岛屿,联想到故乡的亲人;第四句写蝉声凄凉,仿佛听到故乡亲人的呼唤
《陪王大夫泛湖》 注释:去去凌晨回见星,木兰舟稳画桡轻。 白波潭上鱼龙气,红树林中鸡犬声。 蜜炬烧残银汉昃,羽觞飞急玉山倾。 此时检点诸名士,却是渔翁无姓名。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在陪同王大夫游览洞庭湖时所作。 首句“去去凌晨回见星”,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宁静景象。凌晨时分,天还未亮,星星还在天空中闪烁。此时,诗人与王大夫乘坐着木兰舟,欣赏着湖上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注释】 ①任官:做官。②药苗香洁备常餐:药草的苗儿清香洁净,是每日的饭食。③一分酒户添犹得:一杯美酒足以解乏提神。④五字诗名隐即难:五言绝句诗名难以隐藏。⑤生鹤发:指年老。⑥知君意:你心中有意。⑦镜里云山且共看:指明年再会的时候,一同欣赏那美丽的山水风光。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秋初,当时李白在东鲁郡任幕僚,与张少府相别后有感而作。 首联写诗人虽高风亮节,却不得不屈志从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荣启先生挟琴去,厌寻灵胜忆岩栖。”荣启先生携琴而去,我因厌恶那灵山胜景而回忆起岩居的生活。荣启先生是作者的好友,他携琴而去,表达了作者对荣启先生的思念之情;“厌寻”即厌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荣启先生离去的不舍之情。 “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白猿垂挂在树边的月亮
解析 1. 第一句 诗句: “寒空此夜落文星” - 注释:这里的“寒空”可能指的是一种寂静的氛围,或者象征性的表达了作者心境的冷清。“文星”通常指的是文人或学者的星座,这里可能指代的是诗人自身或是其作品中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 - 赏析:开篇即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场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沉思和感慨的氛围。通过“寒空”一词,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身处的是一个宁静而又略带萧索的夜晚
【诗句释义】 书吴道隐林亭:在吴地的道上隐入树林中的亭子。 藓榭莎亭萝筱阴,依稀气象似山林:苔藓覆盖的楼阁、长满青草的亭子和茂密的柳树,使这幽深的景致显得与山林相像。 橘枝亚路黄苞重:黄色的橘子树枝垂下来,叶子茂盛。 井脉牵湖碧甃深:泉水从井中流出,清澈见底,水质清冽,如同用碧绿的石头砌成的井一样深邃。 稚子遮门留熟客,惊蝉入座避游禽:孩子们用竹子搭建的小门挡在门口,让熟客们得以停留
积翠千层一径开,遥盘山腹到琼台。 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 石上丛林碍星斗,窗边瀑布走风雷。 纵云孤鹤无留滞,定恐烟萝不放回。 注释: - 积翠千层一径开:指山路曲折盘旋,层层叠叠的山峰之间,只有一条小路蜿蜒前行。 - 遥盘山腹到琼台:形容山势高耸入云,仿佛在山腹中盘旋而上,最终抵达山顶的美丽景色。 - 藕花飘落前岩去:描述荷叶随风飘落,落在前面的岩石上。 - 桂子流从别洞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其亡友王甫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 - 日夜劳神过度会损耗寿命,你去世的时候还不满中寿(指不到五十岁)。 2. 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 - 撰碑(撰写墓碑)时希望有能飞上九重天的朋友陪伴,营奠(举行祭奠活动)时应该有足够的财富来支付买鹤的钱。 3. 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 - 墓地荒芜